时间: 2025-04-28 14:3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3:51
“夺却”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夺”和“却”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通过强力或竞争手段取得或占有某物,使其脱离原所有者或状态。基本含义是指通过某种方式强行取得或占有,常带有竞争或冲突的意味。
在文学作品中,“夺却”常用于描述激烈的争夺场景,如战争、竞赛或情感纠葛。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于形容某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某物。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商业,它可能指通过法律手段或商业策略取得某项权利或资产。
同义词“夺取”和“夺得”强调通过努力或竞争取得,而“抢占”则强调迅速和先机。反义词“放弃”和“失去”表示主动或被动地放弃某物,而“让出”则强调主动地转让。
“夺却”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夺”(取得、占有)和“却”(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夺”已有夺取之意,“却”则常用于表示动作的完成。随着语言的发展,“夺却”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含义。
在**文化中,“夺却”常与竞争和奋斗精神相关联。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可能与个人或集体的成就、成功和胜利相关,反映了社会对竞争和成功的重视。
“夺却”一词可能带有一种紧张和激烈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竞争、奋斗和胜利。它可能激发人们的斗志和进取心,同时也可能引起对不公平竞争的担忧。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团队竞赛中亲身体验了“夺却”的感觉。我们团队通过紧密合作和不懈努力,最终夺却了比赛的冠军,这种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夺却”的含义和价值。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夺却”:
星辰在夜空中夺却了光芒,
勇士在战场上夺却了荣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激烈战斗的画面,战士们奋勇夺却敌方的旗帜。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首节奏紧凑、充满力量的音乐,如交响乐《命运交响曲》,来表达“夺却”的激烈和紧张感。
在英语中,“夺却”可以对应为“seize”或“capture”。这些词汇在英语中也常用于描述通过强力或竞争手段取得某物,但具体用法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夺却”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含义。这个词不仅反映了竞争和奋斗的精神,也体现了语言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词汇的准确使用和创造性应用,以提升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夺】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夺,手持隹失之也。 、 《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给夺慈仁。 、 《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 、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荀子·富国》-勿夺农时。
【组词】
夺宗、 夺气、 夺魄、 夺胆、 夺彩
2.
【却】
(形声。本作“却”,俗字作“却”。从卩,谷(què)声。卩(jié),象人下跪的样子,即腿骨节屈曲的样子。从“卩”与脚的活动有关。本义: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退也”。-却,节欲也。 、 《考工记·梓人》-却行仄行。 、 《庄子·人间世》-吾行却曲。 、 《战国策·秦策》-怒战栗而却。 、 《仪礼·既夕礼》-却下而载之。 、 《楚辞·愍命》-却骐骥以转运兮。 、 《史记·魏公子列传》-北救赵而却秦。 、 、 《史记·廉颇蔺相列传》-持璧却立。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曳笏却立。
【组词】
退却、 却走、 却还、 却避、 却归、 却略、 却去、 却生、 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