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6:23
词汇“夺劳”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和可能的含义来进行分析。
假设“夺劳”是由“夺”和“劳”两个字组合而成,可能的含义是“剥夺劳动成果”或“抢夺劳动力”。这里的“夺”意味着抢夺或剥夺,而“劳”指的是劳动或劳动成果。
由于“夺劳”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如果它是一个新兴词汇或特定领域的术语,可能是由“夺”和“劳”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表达特定的社会或经济现象。
在强调劳动权益和公平分配的社会背景下,“夺劳”可能被用来批判那些不公正地剥夺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
这个词汇可能引起人们对不公和剥削的反感,激发对劳动权益保护的思考。
由于“夺劳”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遇到相关情况。但如果遇到劳动成果被非法占有的**,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准确描述这种情况。
在创作中,可以将“夺劳”作为一个主题,探讨社会不公和劳动权益的问题,例如在诗歌或短篇小说中描述一个劳动者被剥夺劳动成果的故事。
结合图片,可以展示劳动者辛勤工作的场景,以及他们成果被剥夺的对比画面。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表达反抗和不公的音乐作品,来增强“夺劳”这一概念的情感表达。
如果“夺劳”在其他语言中有对应的词汇,可以比较其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情况和含义差异。
尽管“夺劳”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但它能够准确表达劳动成果被剥夺的概念,对于理解社会不公和劳动权益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精确地描述和讨论相关话题。
1.
【夺】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夺,手持隹失之也。 、 《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给夺慈仁。 、 《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 、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荀子·富国》-勿夺农时。
【组词】
夺宗、 夺气、 夺魄、 夺胆、 夺彩
2.
【劳】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yàn),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努力劳动;使受辛苦)。
同本义。
【引证】
《庄子》-是犹推舟于陆地,劳而无功。 、 《孟子·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组词】
劳心焦思、 劳民、 劳民动众、 劳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