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1:0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1:01:20
词汇“乞病”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可能的猜测和假设来进行分析。
“乞病”字面意思可能是指“乞求生病”或“因病乞讨”。这里的“乞”通常表示乞求或乞讨,而“病”则指疾病。
由于“乞病”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极端的生存状态,即某人因病而不得不乞讨。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会被使用,除非在特定的社会或文化背景下。
由于“乞病”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乞”和“病”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以描述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
在某些社会或文化背景下,“乞病”可能被用来描述那些因病而陷入贫困,不得不乞讨的人。这种现象可能与社会福利制度的不完善或医疗资源的不足有关。
这个词可能引起人们的同情和关注,因为它涉及到疾病和贫困这两个敏感话题。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社会的不公和个人的不幸。
由于“乞病”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与它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乞病”来表达一种深切的同情和无奈:
在寒冷的街头,他乞病而卧,
眼中是无尽的哀愁和绝望。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衣衫褴褛的人躺在街头,周围是冷漠的行人。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悲伤的旋律来增强这种情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乞病”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组合其他词汇来实现,例如英语中的“begging due to illness”。
尽管“乞病”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反映了社会中一些人的困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人文关怀。
1.
【乞】
(象形。《说文》本作“气”,借云气字表示乞求义。本义:向人求讨)。
同本义。
【引证】
《苍颉篇》-乞,谓行匄也。 、 《春秋·僖公八年》-郑伯乞盟。 、 《谷梁传》-乞者,处其所而请与也。 、 《庄子·盗跖》-操瓢而乞者。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乞食于野人。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钱币乞之。 、 宋·苏轼《教战守策》-乞为囚虏之不暇。 、 《明史》-瑞亦屡疏乞休。
【组词】
乞化、 乞言、 乞邻、 乞粮、 乞活、 乞募、 乞麾、 乞灵、 乞请
2.
【病】
(形声。疒形丙声。本义:上古时指重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病,疾加也。 、 《仪礼·既夕礼》。注:“疾甚曰病。”-疾病外内皆埽。 、 《易·说卦》-坎为心病。 、 《左传·襄公十九年》-疾病而立之。 、 王充《论衡·订鬼》-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 、 《韩非子·孤愤》-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 、 《庄子·达生》-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
【组词】
病革、 病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