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1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11:50
词汇“受册”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或方言中的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语境下的用语。由于其不常见,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受册”字面意思可能是指接受或收到某种册子或文件。在某些语境下,它可能指的是接受官方文件或证书,如任命书、证书等。
由于“受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使用可能局限于特定的语境,如官方仪式、学术授予仪式等。在这些场合,“受册”可能指的是正式接受某种荣誉或资格的证明文件。
由于“受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为人所熟知。它可能是由“受”(接受)和“册”(书册、文件)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于特定场合的特定表达。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接受官方文件或证书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仪式,象征着身份的转变或荣誉的获得。因此,“受册”在这样的语境中可能具有特殊的意义。
对于参与“受册”仪式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象征着成就和认可。对于旁观者来说,这可能是一个见证他人成就的时刻,带来正面的情感反应。
由于“受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然而,在特定的仪式或活动中,个人可能会经历或见证这样的场合。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受册”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动作,代表接受知识、荣誉或责任。
在视觉上,“受册”可能让人联想到庄重的仪式,穿着正式的人群,以及递交和接受文件的场景。在听觉上,可能伴随着庄严的音乐和掌声。
由于“受册”不是一个通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或者对应词汇的使用情况会有所不同。
“受册”作为一个特定语境下的词汇,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仪式和活动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参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活动。
1.
【受】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说受,则是受授同字矣。”-受,相付也。 、 《周礼·天官·司书》-受其币。 、 《仪礼·特牲馈食礼》-主妇拜受爵。 、 《周礼·司干》。注:“取藏之。”-则受之。 、 《仪礼·丧服》。注:“犹承也。”-受以小功衰。 、 《国语·楚语》。注:“承也。”-颛顼受之。 、 《管子·海南》-釜十五,吾受,而宫出之以百。 、 《后汉书·列女传》-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组词】
受茶、 受宫厅、 受法、 受事、 受册、 受祉、 受胙
2.
【册】
(象形。金文、小篆字形与甲骨文相似,象简册形。本义:书简。古代文书用竹简。编简名为册,后凡簿籍均可称“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者。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古文又从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