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3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5:21
受制(shòu zh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受到限制或控制,无法自由行动或表达。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物因为外部条件或内在因素的制约,而处于被动或不自由的状态。
受制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同义词:
反义词:
受制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受”和“制”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受”有接受、承受的意思,“制”有控制、制约的意思。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组合起来形成了“受制”这一词汇,用来描述受到控制或限制的状态。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受制可能带有负面色彩,因为它暗示了不自由和被动。在强调个人自由和权利的社会中,受制往往被视为需要克服的状态。
受制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种压抑和无奈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束缚、困境和无力感,影响着人们对自由和自主的追求。
在个人生活中,受制可能体现在各种情境中,比如工作上的限制、人际关系中的依赖或是社会环境中的约束。例如,一个人可能因为家庭责任而受制于固定的居住地,无法追求自己的职业梦想。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受制”来表达一种内心的挣扎和渴望自由的情感:
我的心,受制于无尽的夜, 渴望着黎明的自由之光。
受制可以联想到被束缚的画面,如被锁链锁住的人或被围墙包围的场景。在音乐中,可能对应着缓慢、沉重的旋律,传达出一种压抑和束缚的感觉。
在英语中,受制可以对应词汇如“restricted”或“constrained”,它们在表达上略有差异,但都传达了受到限制的概念。在不同文化中,对自由和限制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受制这一概念在大多数文化中都有相应的表达。
受制这个词汇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描述了一种状态,还反映了人们对自由和自主的追求。通过对受制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同时也能够理解他人所处的困境和挑战。
1.
【受】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说受,则是受授同字矣。”-受,相付也。 、 《周礼·天官·司书》-受其币。 、 《仪礼·特牲馈食礼》-主妇拜受爵。 、 《周礼·司干》。注:“取藏之。”-则受之。 、 《仪礼·丧服》。注:“犹承也。”-受以小功衰。 、 《国语·楚语》。注:“承也。”-颛顼受之。 、 《管子·海南》-釜十五,吾受,而宫出之以百。 、 《后汉书·列女传》-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组词】
受茶、 受宫厅、 受法、 受事、 受册、 受祉、 受胙
2.
【制】
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制,裁也。 、 《淮南子·主术》-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 、 《诗·豳风·东山》-制彼裳衣。 、 《孟子》-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组词】
制割、 制义、 轧制;机制;仿制;自制;试制;研制、 配制;提制、 精制;中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