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2:27
词汇“[告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专业的词汇。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告札”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古代官方或私人之间传递信息的书信或文书。在古代,告札通常用于正式的通知、报告或请求。
“告札”一词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书写材料有关,札是指木片或竹片,用于书写。随着时间的推移,纸张的普及,告札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已很少使用。
在古代**,告札是官方通信的重要形式,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和通信方式。它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
对于现代人来说,“告札”可能带有一种古老、正式和庄重的情感联想。它让人联想到古代的书信文化,以及那种需要慎重对待的官方通信。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很少有机会使用“告札”这个词。但在阅读历史文献或参与历史重现活动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书信的诗时,可以使用“告札”这个词,如:
墨香犹在札中留,
字字句句诉衷情。
千年风霜难掩迹,
告札一封传古今。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古代官员手持告札的画面,背景是古代的书房或宫殿。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钟声或鼓声,伴随着告札的传递。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官方文书或书信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如拉丁语中的“epistola”或英语中的“letter”和“document”。
“告札”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的通信方式和文化背景。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些古老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可以增加我们的文化底蕴和语言的深度。
1.
【告】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牛”,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从口,从牛。本义:报告,上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告,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 、 《书·金滕》-乃告太王王季文王。 、 《易·益》-告公用圭。 、 《诗·齐风·南山》-必告父母。 、 《仪礼·乡射礼》-以告于乡先生君子。 、 《尔雅·释言》-告,请也。 、 《吕氏春秋·赞能》-敢以告于先君。 、 《书·康王之诰》-敢敬告天子。 、 《书·甘誓》-予誓告汝。 、 《书·汤诰》-诞告万方。 、 《列子·杨朱》-不告而娶。 、 诸葛亮《出师表》-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 《资治通鉴·唐纪》-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
【组词】
告事、 告报、 告变、 告荒
2.
【札】
(形声。从木,札声。本义:古代用来写字的小木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札,牒也。 、 《后汉书·循吏传》-皆一札十行,细书成文。 、 《汉书·郊祀志上》-卿有札书。 、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上令尚书给笔札。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上许,令尚书给笔札。 、 《太平御览》-郡国诸户口黄籍,籍皆用一尺二寸札,已在官役者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