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5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55:29
词汇“倒身”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方言性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倒身”可以理解为身体倒下的动作,即身体失去平衡而倒在地上。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分析:
“倒身”字面意思是指身体突然失去平衡,向前或向后倒下的动作。
由于“倒身”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学中,可能会描述战场上的士兵或意外事故中的人物突然倒地的情景。
“倒身”可能是由“倒”和“身”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身体倒下的状态。在古代汉语中,这样的表达可能更为常见,但随着语言的发展,现代汉语中更倾向于使用“跌倒”或“摔倒”等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倒身可能与不幸或失败联系在一起,如在战争或竞技中倒身可能意味着失败或死亡。
提到“倒身”,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意外、危险或不幸,带来一种紧张或悲伤的情感反应。
由于“倒身”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倒身”来描绘一个悲剧性的场景,如:
风卷残云,战鼓隆隆,
勇士在沙场上倒身,
血染黄沙,英魂不散。
想象一个战士在战场上倒身的画面,可能会联想到沉重的落地声和周围的惊呼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fall down”或“collapse”,但具体用法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倒身”作为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它的使用场景较为有限,主要用于描述身体突然倒下的动作。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的多样性,但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需要考虑其适用性和接受度。
1.
【倒】
上下、前后颠倒。
【引证】
《礼记·曲礼》-倒筴侧龟于君前。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倒影江中。
【组词】
倒序、 倒用印、 倒错、 倒景、 倒三不着两
向相反方向移动。
【引证】
李贺《秦王饮酒》-酒酣渴月使倒行。
【组词】
倒车;倒回、 倒兵、 倒仰、 倒跟脚
2.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