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1:34
“桑榆之光,理无远照”这个词汇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原文是:“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字面意思是桑树和榆树的余晖,理论上无法照得很远。这里比喻老年人的智慧和经验,虽然光辉不如年轻时那么耀眼,但依然有其价值和意义。
在文学中,这个词汇常用来形容老年人的智慧和经验,强调即使年老,依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在口语中,可能更多地用来安慰或鼓励那些担心自己年老无用的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老年学,可能会用来讨论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和社会贡献。
同义词:余晖、晚年光辉、老而弥坚 反义词:初出茅庐、青春活力、风华正茂
这个词汇的词源来自古代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比喻,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对老年人智慧和经验的赞美。
在**文化中,尊老敬贤是一种传统美德,因此“桑榆之光”这个词汇在社会中常被用来强调老年人的价值和尊重。
这个词汇给人以温暖和安慰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夕阳的柔和光辉,以及老年人的慈祥和智慧。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这个词汇来安慰一位担心自己退休后无用的长辈,他听后感到非常欣慰,觉得自己依然有价值。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桑榆之光,虽不及朝阳灿烂,却以温柔抚慰人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夕阳下的桑树和榆树,光线柔和而温暖。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节奏缓慢、旋律温暖的乐曲,如《夕阳之歌》。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twilight of life”,用来形容人生的晚年阶段,虽然也有一定的美感,但更多地带有对生命即将结束的哀愁。
“桑榆之光,理无远照”这个词汇不仅是对老年人智慧和经验的赞美,也是对生命不同阶段价值的肯定。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尊重和欣赏每一个年龄段的人,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贡献和光辉。
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
1.
【桑】
(会意。从桑,从木。桑者。神桑也。本义:植物名)。
一种桑属的落叶乔木 。树皮有浅裂,叶子椭圆形,花单性,花被黄绿色,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实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
【引证】
《说文》-桑,蚕所食叶木。 、 《贾子胎教》-桑者,中央之本也。 、 《礼记·内则》-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 《易·否》-系子包桑。 、 《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桑。 、 《穆天子传》-天子命桑。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组词】
桑麻、 桑土、 桑户、 桑里、 桑濮、 桑中、 桑落、 桑中之约、 桑中之奔、 桑间月下
2.
【榆】
榆树。
【引证】
《说文》。按,榆皮色赤,其白者为枌也。荚可食,亦可为酱。-榆,白枌。 、 《礼记·内则》-堇萱枌榆。 、 《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光】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光,明也。 、 《释名·释天》-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 、 《楚辞·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 、 《淮南子·俶真》-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 、 《淮南子·本经》-日月淑清而扬光。 、 《易·观》-国之光。 、 《诗·小雅·庭燎》-夜未央,庭燎之光。 、 《史记·屈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 、 《国语·晋语》-光明之耀也。 、 《孟子》-容光必照焉。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
【组词】
阳光;灯光;反光、 色光、 晨光、 曙光、 光晃
5.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6.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7.
【远】
(形声。从辵(chuò),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同本义 。引申距离大,相隔远。与近相对。
【引证】
《说文》-远,辽也。 、 《尔雅》-远,遐也。 、 《礼记·王制》。注:“九州之外也。”-屏之远方。 、 《礼记·中庸》-柔远人也。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 、 《战国策·赵策》-念悲其远。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 《左传·三十三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 唐·杜牧《阿房宫赋》-缦立远视。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 《广东军务记》-极目远望。
【组词】
远行无急步、 远游之戒、 远招近揖、 远水近火
8.
【照】
(形声。从火,昭声,字亦作炤。本义:明亮;光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照,明也。 、 《诗·小雅·正月》-亦孔之炤。 、 《诗·陈风·月出》-月出照兮。 、 《庄子》-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 、 《郯令景君阙铭》-远近照闻。 、 《谯敏碑》-盛德炤明。 、 《荀子·修身》-炤之以祸灾。
【组词】
照彻、 照澄
照射,照耀。
【引证】
《淮南子·本经》-照耀煇煌。 、 《荀子·天论》。注:“炤与照同。”-日月递炤。 、 《楚辞·灵怀》。注:“知也。”-指日月使延照兮。 、 《乐府诗集·陌上桑》-照我秦氏楼。 、 《乐府诗集·木兰诗》-寒光照铁衣。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 、 明·魏禧《大铁椎传》-星光照旷野。 、 清·姚鼐《登泰山记》-日照城郭。
【组词】
回光反照;照烂、 照覆、 照焕、 照夜、 照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