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2:5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2:53:10
曾国荃(1824年-10年),字沅甫,号叔纯,湖南湘乡人,清朝政治家、军事家,湘军主要将领之一,曾国藩的九弟。他在太平天国中担任重要角色,尤其是在攻克天京(今南京)的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历史文献和学术讨论中,“曾国荃”通常与湘军、太平天国战争、军事策略和政治生涯相关联。在文学作品中,他可能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被提及,或者在描述清朝末年的动荡时期时被引用。在口语中,除非是在历史爱好者的圈子内,否则不太可能频繁提及。
同义词:曾国藩(他的兄长,也是湘军的重要人物) 反义词:洪秀全(太平天国的领袖,曾国荃的主要对手)
“曾国荃”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其词源直接来源于其个人姓名。在历史演变中,他的名字与特定的历史**和军事成就紧密相连,成为研究清朝末年历史的重要关键词。
曾国荃的活动主要集中在19世纪中叶,这一时期**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动荡和变革。他的军事和政治生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冲突,尤其是在对抗太平天国的战争中。
提到曾国荃,可能会联想到勇气、智慧和领导力。他的形象通常与坚定的意志和成功的军事策略相关联,这些特质在历史评价中通常是正面的。
在学*和研究**近代史时,曾国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他的生平和成就为理解那个时代的复杂性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在创作历史小说或剧本时,曾国荃可以作为一个有深度的角色,通过他的视角展现清朝末年的社会和军事动态。
在视觉上,曾国荃可能与历史画像、战争场景或古代军事地图相关联。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历史纪录片中的旁白,描述他的军事行动和政治决策。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人物,但曾国荃的角色类似于其他历史时期的军事领袖和政治家,如拿破仑在法国历史中的地位。
曾国荃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的生平和成就为我们提供了理解19世纪*历史的重要窗口。通过研究他的军事策略和政治生涯,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动态和历史变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历史人物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库,也增强了我们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
1.
【曾】
重。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
【引证】
清·洪亮吉《治平篇》-自此而曾焉。 、 、 、 、
【组词】
曾翁、 曾玄
谦词。犹“末”。
【引证】
《左传》-曾臣彪将率诸侯以讨焉。
【组词】
曾臣
2.
【国】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 、 《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 、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
3.
【荃】
(形声。从艸,全声。本义:香草名,即荪)。
香草名。即“菖蒲”,又名“荪”。古用以比喻君主。
【引证】
《离骚》。注:“香草也。”-荃不揆余之中情兮。 、 《庄子·外物》。释文:“香草也。”-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 、 柳宗元《吊屈原文》-荃蕙蔽匿兮,胡久而不芳?
【组词】
荃宰、 荃荪、 荃察、 荃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