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3:3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31:40
伫立:指长时间地站立不动,通常带有沉思或等待的意味。字面意思是从“伫”(长时间站立)和“立”(站立)两个字组合而来,强调的是站立的状态和持续的时间。
“伫立”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伫”字古已有之,意为长时间站立。随着语言的发展,“伫立”逐渐固定为一个常用词汇,用来描述长时间站立的状态。
在**文化中,“伫立”常与坚韧、沉思和等待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如古代诗词中常用“伫立”来表达诗人对远方或未来的向往和思考。
“伫立”给人以静谧、深沉的情感联想,常让人想到孤独、沉思或等待的场景,有时也带有一定的庄严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旅行中看到一座古老的灯塔伫立在海岸边,那一刻的景象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伫立”所蕴含的坚韧和历史的厚重感。
诗歌: 伫立在时光的岸边, 风,轻轻拂过脸庞, 心中的波澜, 随海浪一起荡漾。
视觉:想象一座孤独的灯塔伫立在海岸边,周围是波涛汹涌的大海。 听觉: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伴随着风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在英语中,“stand still”或“stand motionless”可以表达类似“伫立”的意思,但“伫立”更强调长时间的静态站立和内心的沉思。
“伫立”是一个富有诗意和深度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物理状态,还蕴含了情感和思考的层面。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恰当地使用“伫立”可以增强文本的情感深度和艺术效果。
1.
【伫】
(会意。从人,从宁(zhù)。宁,堆积物。人在堆积物旁。本义:久立)。
同本义。
【引证】
《楚辞·离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 班固《幽通赋》-伫盘桓而且俟。 、 唐·李白《菩萨蛮》-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组词】
伫见、 伫眙、 伫轴、 伫盼、 伫望
2.
【立】
(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立,侸也。 、 《易·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 《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乡立。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持璧却立。 、 《韩非子·喻老》-立有间。 、 宋·欧阳修《归田来》-卖油翁释担而立。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或立或卧。
【组词】
挺立、 坐立不安;把电线杆立起来;肃立、 立托、 立容、 立戟、 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