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3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6:36:49
伫足(zhù zú)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停下脚步,不再前进。基本含义是指在某处停留或停止行动,常用来形容人在某个地方暂时停留或观察。
“伫足”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伫”意为长时间站立,“足”指脚步。随着时间的推移,“伫足”逐渐演变为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汇,保留了其基本的停留含义。
在**文化中,“伫足”常与诗意、哲思联系在一起,如古代诗词中常用“伫足”来表达对自然景物的欣赏或对人生的思考。
“伫足”给人以静谧、沉思的情感联想,常让人想到一个人在某个美丽或重要的地方停留,进行深刻的思考或感受。
在旅行中,我曾在某个古老的寺庙前伫足,感受历史的厚重和宁静的氛围。
诗歌: 伫足在时光的河流, 凝视着岁月的波纹, 每一刻停留, 都是生命的诗篇。
视觉联想:想象一个人在黄昏时分,伫足在海边,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夕阳的余晖洒在身上。 听觉联想:可以联想到一首轻柔的钢琴曲,如德彪西的《月光》,营造出一种宁静、沉思的氛围。
在英语中,“伫足”可以对应为“pause”或“stop”,但这些词汇更多强调的是动作的暂停,而不像“伫足”那样带有诗意和哲思的意味。
“伫足”是一个富有诗意和哲思的词汇,它不仅表达了物理上的停留,更蕴含了对时间、空间和情感的深刻体验。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伫足”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添语言的深度和美感。
1.
【伫】
(会意。从人,从宁(zhù)。宁,堆积物。人在堆积物旁。本义:久立)。
同本义。
【引证】
《楚辞·离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 班固《幽通赋》-伫盘桓而且俟。 、 唐·李白《菩萨蛮》-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组词】
伫见、 伫眙、 伫轴、 伫盼、 伫望
2.
【足】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引证】
《说文》。按,膝下至跖之总名也。从止,即趾字,从口,象膝形。-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 、 《易·说卦》-震为足。 、 《大戴礼记》-足恭而口圣。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手足胼胝,面目黧。 、 《韩非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 《荀子·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 、 清·魏学洢《核舟记》-东坡现右足。 、 、
【组词】
足心、 足炉、 足不出户、 足衣、 足音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