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3:27
“收秋”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在秋季收获农作物。这个词汇主要用于农业领域,指的是农民在秋天这个季节里完成收割庄稼的工作。
在文学作品中,“收秋”常常被用来描绘丰收的景象,传递出农民劳动的喜悦和对自然的感激。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更直接地指代收割庄稼的具体行为。在专业领域,如农业科学或气象学中,“收秋”可能涉及更具体的作物种类、收割技术和最佳收割时间等。
同义词:收割、秋收、收获 反义词:播种、种植
“收秋”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收”和“秋”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收集”和“秋季”。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就已经存在,随着农业社会的发展,其意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收秋”是一个重要的农业活动,与节气、祭祀和家庭团聚等文化俗紧密相关。它不仅是物质收获的象征,也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劳动成果的庆祝。
“收秋”这个词常常带有一种温馨和满足的情感,让人联想到金黄色的田野、忙碌的身影和丰收的喜悦。它也让人思考劳动的价值和自然的恩赐。
在个人的生活经历中,可能会有参与或观察收秋活动的记忆,这些记忆往往与家乡的风景、亲人的身影和季节的变化紧密相连。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秋风起,稻浪翻,收秋的歌声在田野回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金黄的稻田,农民们忙碌的身影;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轻快的民间乐曲,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
在不同文化中,“收秋”可能对应着不同的词汇和*俗。例如,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harvest”,而在其他农业文化中,可能有专门用于描述秋季收获的词汇。
通过对“收秋”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在汉语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它在文化和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个词汇不仅是农业活动的描述,也是对自然和劳动的赞美。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文化意识。
1.
【收】
(形声。从攴(pū),收(jiū)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收,捕也。 、 《诗·大雅·瞻卬》。传:“拘收也。”-女反收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 《后汉书·张衡传》-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组词】
收领、 收系、 收付、 收考、 收夷、 收劾、 收案、 收掩、 收执、 收禁、 收领
2.
【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籀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秋,禾谷熟也。 、 《尔雅》-秋为白藏。又,秋为收成。 、 《春秋繁露·官制象无篇》-秋者,少阴之选也。 、 《月令章句》-百谷名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 、 宋·范成大《颜桥道中》-处处田畴尽有秋。 、 赵树理《福贵》-收过了秋,天气一凉,病就重起来。
【组词】
麦秋、 秋麦、 秋禾、 秋成、 秋苗、 秋实、 秋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