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0:14
“人面鸟喙”是一个描述性词汇,通常用来形容神话或传说中的生物,其特征是拥有人类的面孔和鸟类的喙。这种生物在多种文化中都有出现,通常带有神秘或超自然的色彩。
在文学作品中,“人面鸟喙”常被用来描绘奇幻或神话中的角色,如古希腊神话中的塞壬(Siren),她们拥有美丽的女性面孔和鸟类的身体。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除非在讨论神话、奇幻文学或相关艺术作品时。在专业领域,如神话学、民俗学或比较**学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和分析特定的文化符号或象征。
“人面鸟喙”这个词汇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想象,结合了人类对自身形象的认知和对鸟类的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不同的文化和文学作品中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和神话色彩。
在多种文化中,人面鸟喙的生物通常被视为神秘或神圣的象征,可能代表着智慧、预言或死亡。例如,古埃及神话中的贝努鸟(Bennu)就是一种类似的存在,被认为是重生和太阳的象征。
这个词汇可能引发人们对神秘、奇幻和未知的探索欲望,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丝恐惧或不安,特别是当这种生物被描绘为具有威胁性时。
在阅读《哈利·波特》系列时,我曾被书中描述的凤凰(Phoenix)所吸引,它虽然不是典型的人面鸟喙,但其独特的形象和象征意义让我印象深刻。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夜的深渊,一只人面鸟喙的生物
展翅飞翔,穿越星辰的轨迹
它的眼中藏着古老的智慧
诉说着时间的秘密
想象一只人面鸟喙的生物在夜空中飞翔,可能会联想到神秘的音乐和幽暗的森林,以及那些古老的神话故事。
在不同的文化中,类似的形象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象征意义。例如,**的凤凰(Fenghuang)虽然不是人面鸟喙,但其结合了多种动物特征的形象在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人面鸟喙”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想象空间,它不仅能够激发人们对神秘和奇幻的兴趣,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中的神话和传说。
中行衍,人面鸟咮。降佐太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
1.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2.
【面】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面,颜前也。 、 《周礼·撢人》-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 、 《周礼·司仪》-私面私献。 、 《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 、 《战国策·赵策》-必唾其面。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女之靧面。 、 明·魏学洢《核舟记》-椎髻仰面。
【组词】
面不厮睹、 颜面、 满面
3.
【鸟】
人、畜的雄性生殖器 -- 一般指骂人的粗话。
【组词】
鸟乱、 鸟事
4.
【咮】
鸟嘴。
【引证】
《说文》-咮,鸟口也。从口,朱声。与噣略同。 、 潘岳《射雉赋》-当咮值胸。 、 《诗·曹风·侯人》-维鹈在梁,不濡其鴷。
【组词】
鴷濡
指像鸟嘴一样的东西。
【引证】
《物理小识》-而以一鴷流出其馏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