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3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39:34
爪牙吏: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那些像野兽的爪子和牙齿一样的官吏,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为非作歹、助纣为虐的官员或下属。在现代汉语中,它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指的是那些依附于权势、为虎作伥的恶人。
在文学作品中,爪牙吏常被用来描绘腐败的官场或黑暗的社会现象,如在古代小说《水浒传》中,一些官员就被描述为爪牙吏,他们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在职场中不择手段、奉承上司的人。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政治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权力结构中的负面角色。
同义词:走狗、帮凶、恶仆、鹰犬 反义词:忠臣、良吏、清官、义士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细微差别上,爪牙吏更侧重于指代官吏中的恶人,而走狗和帮凶则更广泛地指代任何为恶人服务的人。忠臣和良吏则是对正直官员的美称。
爪牙吏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爪牙”原指动物的爪子和牙齿,后来引申为人的帮凶。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就已经出现,用以形容那些为非作歹的官员。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贬义色彩更加浓厚。
在传统文化中,爪牙吏**这个词汇反映了人们对官场腐败的批判态度。在社会背景中,它常常与反腐倡廉、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等主题相关联。
爪牙吏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厌恶和憎恨,它让人联想到不公正、压迫和腐败。这种联想可能会影响人们对于权力和正义的看法。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人,我可能会用爪牙吏来形容他们,以此表达我的不满和批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那黑暗的官场,
爪牙吏横行无忌,
正义的光芒,
被他们无情地遮蔽。
爪牙吏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阴暗的画面,如昏暗的办公室、冷酷的面孔和狡诈的笑容。在听觉上,可能会让人想起低沉、阴险的笑声或威胁的语调。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henchman”或“lackey”,它们也有类似的贬义含义,指代那些为恶人服务的下属或助手。
爪牙吏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工具,它不仅描述了特定类型的恶人,还反映了社会对于正义和腐败的深刻关注。在学*
1. 【爪】 鸟兽的脚爪 。多用于口语。
2.
【牙】
(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引证】
《说文》-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 、 《左传·隐公五年》。疏:“颔上大齿谓之牙。”-皮草齿牙。 、 《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组词】
牙祭、 牙疼咒
3.
【吏】
(会意。甲骨文。从手(又),从中。以手持中。有人认为中为笔。“吏”、“事”、“使”古同字。本义:官吏)。
官员的通称。汉以后,指低级官员或吏卒。
【引证】
《说文》-吏,治人者也。 、 《汉书·景帝纪》-吏者,名之师也。 、 《汉书·惠帝纪》-吏所以治民也。 、 《管子·朋法》-吏者,民之所悬命也。 、 《左传·成公二年》。注:“二三公也。”-王使委于三吏。 、 《国语·周语》-百吏庶民。 、 《战国策·齐策》-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韩诗外传》-据法守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 方苞《狱中杂记》-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
【组词】
吏势、 吏议、 吏司、 吏兵、 吏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