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9:21
栉比鳞次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像梳子的齿那样紧密排列,像鱼鳞那样依次排列。基本含义是指事物排列得非常整齐、有序。
栉比鳞次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栉指的是梳子,比指的是排列,鳞次指的是像鱼鳞一样依次排列。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事物排列的整齐和有序。
在**传统文化中,整齐有序被视为一种美德,栉比鳞次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审美和价值观。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现代化。
栉比鳞次给人以秩序、和谐和美感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整齐的城市、有序的生活和美好的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栉比鳞次来形容图书馆的书架,那种整齐有序的感觉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栉比鳞次的书架,承载着知识的海洋,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静静等待探索者的到来。”
结合图片,栉比鳞次可以让人联想到整齐排列的建筑物、树木或书架。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节奏有序、旋律和谐的音乐作品。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in neat rows" 或 "in orderly fashion",但栉比鳞次这个成语更具有形象性和文化特色。
栉比鳞次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事物的排列方式,还蕴含了秩序、和谐和美感的文化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
岸善崩者,密筑江石以护之,上植杨柳,旁种蔓荆,栉比鳞次,赖以为固。
万绿丛中的土屋,~的排列着。
1.
【栉】
(形声。从木,节声。本义:梳子、篦子的总称)同本义。
【引证】
《说文》。疏:“比密曰栉,尤密者曰茝。”-栉,梳比之总名也。 、 《仪礼·士冠礼》-奠纚笄栉于筵南端。 、 《仪礼·丧服礼》。注:“以栉之木为笄或曰棒笄。”-恶笄者,栉笄也。 、 《诗·周颂·良耜》-其崇如墉,其比如栉。 、 《庄子·寓言》-妻执巾栉。
【组词】
栉佩、 栉珥、 栉栉、 栉密
用梳子梳头发。
【引证】
白居易《与元九书》-今俟罪浔阳,除盥栉食寝外无余事。
【组词】
栉工、 栉束、 栉冠、 栉掠、 栉梳、 栉发
2.
【比】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六月》-比物四骊。 、 《尔雅·释鸟》-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 《史记·天官书》-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 、 《周礼·世妇》。注:“次也。”-比其具。 、 《周礼·田仆》-及献比禽。 、 《孟子·滕文公上》-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 《战国策·燕策》-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 《聊斋志异·促织》-纳比笼中。
【组词】
比肩、 比物、 比集、 比缀
3.
【鳞】
(形声。从鱼,粦(lìn)声。本义:鱼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鳞,鱼甲也。 、 扬雄《羽猎赋》-鳞罗布烈。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鳞浪层层。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鳞爪飞扬。 、 唐·李朝威《柳毅传》-朱鳞大鬣。
【组词】
鳞爪、 鳞沦、 鳞接、 鳞萃
4.
【次】
(形声。从欠,二声。本义:临时驻扎和住宿)。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檀弓上》注-次,舍也。 、 《左传·襄公十八年》-楚师伐郑,次于鱼陵。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泰伯素服郊次。 、 《书·泰誓中》-王次于河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