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5:3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33:41
栉沐(zhì mù)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梳理和沐浴来清洁身体。在古代汉语中,栉指的是梳子,沐指的是洗头发。因此,栉沐的基本含义是指梳洗打扮,清洁身体,常用来形容人整洁、清爽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栉沐常用来形容人物早起梳洗的情景,如“晨起栉沐,精神焕发”。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个人卫生或早晨准备时,仍可使用。在专业领域,如中医或养生领域,栉沐可能与身体的清洁和健康联系起来。
栉沐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栉和沐分别指梳子和洗发,合起来表示清洁身体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有所缩小,但在文学和正式的书面语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传统文化中,栉沐不仅是个人卫生的体现,也象征着精神上的净化和修养。在古代,士人早起栉沐是一种礼仪,也是对新一天的尊重。
栉沐这个词给人一种清新、整洁的感觉,联想到清晨的宁静和个人的自律。它也让人想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修养。
在日常生活中,栉沐可以用来形容自己或他人在早晨的准备活动,如“我每天都会花时间栉沐,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光微熹,栉沐清风,心随白云,自在逍遥。”
栉沐可以联想到清晨的鸟鸣、流水声,以及梳子梳理头发的细微声音,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grooming”(打扮)或“washing”(洗涤)可以传达相似的概念。
栉沐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于日常口语,但在文学和正式的书面语中仍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它不仅描述了身体的清洁,还蕴含了精神上的净化和修养的意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文化底蕴。
1.
【栉】
(形声。从木,节声。本义:梳子、篦子的总称)同本义。
【引证】
《说文》。疏:“比密曰栉,尤密者曰茝。”-栉,梳比之总名也。 、 《仪礼·士冠礼》-奠纚笄栉于筵南端。 、 《仪礼·丧服礼》。注:“以栉之木为笄或曰棒笄。”-恶笄者,栉笄也。 、 《诗·周颂·良耜》-其崇如墉,其比如栉。 、 《庄子·寓言》-妻执巾栉。
【组词】
栉佩、 栉珥、 栉栉、 栉密
用梳子梳头发。
【引证】
白居易《与元九书》-今俟罪浔阳,除盥栉食寝外无余事。
【组词】
栉工、 栉束、 栉冠、 栉掠、 栉梳、 栉发
2.
【沐】
(形声。从水,木声。本义:洗头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沐,濯发也。 、 《诗·小雅·采绿》-予发曲局,薄言归沫。 、 《周礼·宫人》-共王之沐浴。 、 《左传》-沐则心覆。 、 《公羊传·隐公八年》-诸侯皆有汤沐之邑也。 、 《礼记·檀弓》-夫子助之沫椁。 、 《论衡·讥日》-且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皆去一形之垢,其实等也。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组词】
沐发、 沐澡、 沐濯、 沐芳、 沐巾、 沐盆、 栉风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