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0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6:02:12
教养员:指在教育机构中负责儿童或青少年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照顾的专业人员。他们不仅负责传授知识,还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行为*惯和社交技能的培养。
教养员一词源自中文,结合了“教”(教育)和“养”(养育)两个概念,强调了教育和养育的双重职责。随着社会对儿童教育的重视,这一职业的角色和职责也在不断演变和专业化。
在,教养员的角色尤为重要,因为家庭普遍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全面发展。教养员的工作不仅受到家庭的尊重,也受到社会的认可。
教养员通常让人联想到温暖、关怀和教育的形象。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孩子们情感和社交技能的培养者。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教养员总是那个耐心解答我问题、鼓励我探索世界的人。他们的影响深远,塑造了我对学*和生活的积极态度。
在诗歌中,可以将教养员比喻为“知识的园丁”,在孩子们的心田中播撒智慧的种子,引导他们茁壮成长。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教养员在阳光明媚的教室里,微笑着与孩子们互动,背景是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和轻快的音乐,这样的场景充满了温馨和希望。
在不同文化中,教养员的角色和称呼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类似的职业可能被称为“nanny”或“childcare worker”,但核心职责相似,都是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
教养员这一词汇不仅代表了
1.
【教】
(会意。从攴(pū),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上所施下所效也。 、 《周礼·师氏》。注:“教之者,使识旧事也。”-以教国子弟。 、 《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礼记·乐记》-教者,民之寒暑也。 、 《国语·周语》-教,文之施也。 、 《春秋繁露》-精华,教政之本也。 、 《管子·小匡》-君有此教士三万人。 、 《韩非子·五蠹》-修教三年。 、 《史记·货殖列传》-宁有政教。 、 唐·韩愈《师说》-择师而教。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以教吾子。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昨日蒙教。 、
【组词】
教治、 教禁、 教读、 教读老夫子、 教民、 教迪、 教帖、 教当、 教示、 教戒、 教告、 教演、 教阅、 教坊司、 教门儿、 教引嬷嬷
2.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
3. 【员】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