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5:42
词汇“早暮”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早”和“暮”两个字组成,通常用来描述一天的开始和结束。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早暮”字面意思是指一天的早晨和傍晚,即从日出到日落的时间段。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并不常用,更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或古文中,用以描绘时间的流逝或生活的节奏。
“早暮”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简单,由“早”(早晨)和“暮”(傍晚)两个基本的时间概念组合而成。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可能更为常见,随着语言的发展,其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暮”常与自然规律、农耕生活紧密相关,反映了一种顺应自然、与时俱进的生活哲学。
“早暮”这个词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或是诗人笔下那些描绘时光流转的诗句。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早暮”来形容一种宁静的乡村生活,或是回忆童年时在乡下的时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早暮”:
早暮交替间,
岁月悄然流。
晨曦照古道,
暮色染乡愁。
在英语中,没有直接对应“早暮”的词汇,但可以用“dawn and dusk”来描述类似的时间段。
“早暮”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蕴含的时光流转和自然规律的意象,使其在文学和诗歌中具有独特的魅力。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早】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日”,下面是“甲”。“甲”的最早写法象“十”,指皮开裂,或东西破裂。“早”即天将破晓,太阳冲破黑暗而裂开涌出之意。本义:早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早,晨也。 、 《诗·召南·小星》疏-晨初为早。 、 《老子》-是谓老服。 、 唐·韩愈《原毁》-早夜以思。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早莺争暖树。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早暮咈吾耳。 、 《聊斋志异·促织》-早出暮归。
【组词】
清早、 明早、 早出晚归、 起早贪黑;早天、 早角、 早朝、 早膳、 早霞、 早堂、 大清早
2.
【暮】
(形声。从日,莫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
同本义。
【引证】
《论衡·明雩》-暮者,晚也。 、 《庄子·齐物论》-朝三而暮四。 、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 、 《乐府诗集·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 《韩非子·难一》-今朝至,暮变。 、 宋·苏轼《石钟山记》-至莫夜月光明。 、 唐·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组词】
暮天、 暮雨、 暮途、 暮烟、 暮暮、 暮鼓、 暮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