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6:57
(形声。从日,莫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
同本义。
【引证】
《论衡·明雩》-暮者,晚也。 、 《庄子·齐物论》-朝三而暮四。 、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 、 《乐府诗集·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 《韩非子·难一》-今朝至,暮变。 、 宋·苏轼《石钟山记》-至莫夜月光明。 、 唐·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组词】
暮天、 暮雨、 暮途、 暮烟、 暮暮、 暮鼓、 暮暗
夜晚。
【引证】
沈约《桐赋》-枝封暮雪。 、 《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
【组词】
暮月、 暮末、 暮冬
喻指年老,衰老。
【引证】
庾信《哀江南赋序》-藐是流离,至于暮齿。
【组词】
暮老、 暮古、 暮志、 暮耋、 暮齿、 暮景
迟;晚。
【引证】
《吕氏春秋》-夫自念斯,学德未暮。 、 曹操《步出夏门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组词】
暮迟、 暮生
《诗经·小雅·车辖》:“朝既夕矣,暮既昏矣。”
《楚辞·九章·涉江》:“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史记·项羽本纪》:“日暮途远,故倒行而逆施之。”
《红楼梦》第一回:“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
《水浒传》第十回:“林冲看时,见那汉子头戴一顶范阳毡笠,上撒着一把红缨;穿一领白缎子征衫,系一条纵线绦;下面青白间道行缠,抓着裤子口,獐皮袜,带毛牛膀靴;跨口腰刀,提条朴刀;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把毡笠子掀在脊梁上,坦开胸脯;带着抓角儿软头巾,挺手中朴刀,高声喝道:‘你那泼贼,将俺行李财帛那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