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1:36
词汇“倾轧”在中文中的基本定义是指人与人之间因为权力、地位、利益等原因而产生的激烈冲突和排挤。这个词汇通常带有负面色彩,描述的是一种不和谐的社会关系或组织内部的不良现象。
“倾轧”的字面意思是互相排挤、压制,通常发生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如职场、政治圈或社会团体。
“倾轧”一词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中文中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动态的深刻观察。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的使用范围和含义也在不断演变。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和为贵”,因此“倾轧”往往被视为不良现象。在现代社会,随着竞争的加剧,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可能会有所增加。
“倾轧”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紧张、不安和冲突,它可能会引起人们的负面情绪,如焦虑和恐惧。
在职场中,我曾目睹过同事之间的倾轧,这不仅影响了工作氛围,也损害了团队的凝聚力。
在诗歌中,可以将“倾轧”融入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在权力的阴影下,
人与人倾轧不休,
心灵的花园,
被利益的荆棘所覆盖。
视觉上,“倾轧”可能让人联想到拥挤的办公室、紧张的面孔和紧握的拳头。听觉上,可能是争吵的声音和紧张的氛围。
在英语中,“backstabbing”或“infighting”可以一定程度上对应“倾轧”,但每个文化对于这种行为的描述和评价可能有所不同。
“倾轧”这个词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和冲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和分析社会现象。通过深入学“倾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动态和人际交往的复杂性。
1.
【倾】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倾,仄也。 、 《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倾则奸。 、 《论语·季氏》-安无倾。 、 《淮南子·说山》-重钧则衡不倾。 、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 、 《战国策·秦策》-倾耳而听。 、 《老子》。释文:“不正貌。”-高下相倾。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俯身倾耳。
【组词】
倾葵、 倾倚、 倾低、 倾昃、 倾返、 倾柯、 倾倚
2.
【黜】
(形声。从黑,出声。本义:黑暗)。
降职或罢免。
【引证】
《说文》-黜,贬下也。 、 《玉篇》-黜,贬也,下也。 、 《虞书》。传:“退其幽者。”-黜陟幽明。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何以黜朱于朝。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咸黜不端。 、 高适《书博鸡者事》-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太守官而黜臧使者。 、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理乱不知,黜涉不闻。
【组词】
罢黜百家;黜落、 黜升、 黜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