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1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18:57
争功 字面意思是指争夺功劳或成就。基本含义是指在团队合作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后,个体之间为了获得更多的认可、奖励或地位而进行的竞争或争执。
争功 这个词源于汉语,由“争”和“功”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争”意味着竞争或争执,“功”则指成就或功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谦让和团队合作被视为美德,而争功则常常被看作是负面行为。然而,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中,争功有时被视为一种必要的自我推销手段。
争功 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自私、不合作和团队内部的冲突。它可能引发人们对职场政治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的思考。
在团队项目中,我曾经目睹过同事之间的争功现象,这导致团队氛围紧张,影响了项目的顺利进行。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团队合作和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争功”融入到对职场竞争的描绘中:
在光鲜的办公室里,
争功的影子悄然上演,
每个人都在寻找,
那属于自己的荣耀时刻。
争功 可能让人联想到紧张的会议室氛围,或者是人们在办公室里争相展示自己成果的场景。视觉上,可以想象一群人围坐在会议桌旁,面红耳赤地争论。听觉上,可能是激烈的辩论声和键盘敲击声交织在一起。
在英语中,争功 可以对应为 "claim credit" 或 "take credit"。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争功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人们都希望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奖励。
争功 这个词揭示了人性中对认可和奖励的渴望,以及在团队合作中可能出现的冲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并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1.
【争】
“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引证】
《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 、 《荀子·臣道》-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 、 《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理。士有争友,不为不义。
【组词】
争子、 争友、 争臣、 争引、 争弟
2.
【功】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功,以劳定国也。 、 《周礼·司勋》-国功曰功。 、 《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 《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组词】
功誉、 功行、 功化、 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