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3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33:42
帕米尔高原:帕米尔高原是位于亚洲中部的一个高原,横跨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边界。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区之一,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被誉为“世界屋脊”。
“帕米尔”一词源自波斯语,意为“世界屋脊”。在历史上,帕米尔高原一直是多个文明交汇的地方,其名称和地理认知随着不同文化的交流而演变。
帕米尔高原在历史上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了东西方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它也是多个民族和文化的交汇点,如塔吉克人、柯尔克孜人等。
帕米尔高原给人以宏伟、神秘和原始的情感联想。它激发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在旅行中,我曾有幸目睹帕米尔高原的壮丽景色,那里的高山、湖泊和草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对自然环境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描述帕米尔高原:
在帕米尔的怀抱中, 山峰如剑,直刺苍穹, 湖泊如镜,映照着天边的云。 这里是世界的屋脊, 是心灵归宿的圣地。
帕米尔高原的图片常展示其雄伟的山脉和清澈的湖泊,而与之相关的音乐可能是悠扬的民族乐器声,如塔吉克斯坦的传统音乐,带来一种遥远而神秘的感觉。
在不同语言中,如俄语中的“Памир”和英语中的“Pamir”,都保留了其原始的音译,反映了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帕米尔高原作为一个地理和文化符号,不仅代表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承载了人类历史和文化的丰富内涵。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视野和表达的深度。
1.
【帕】
帷帐。
【引证】
陈旅《题春宫倦绣图诗》-绿树垂垂护宝栏,床头翠帕幂双环。
压强单位。帕斯卡的简称 ,即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
2.
【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米粒琐碎纵横之状。“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米”的字与米、粮有关。本义:谷物和其他植物子实去壳后的子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四注象米,十其介者,九谷之分也。-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 、 《礼记·明堂位》-米麜有虞氏之痒也。
【组词】
粟米;花生米
3. 【尔】 (形声。本义:窗格花纹)。 同本义。
4.
【高】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楼台重叠之形。汉字部首之一。从“高”的字多与高大或建筑有关。本义: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高,崇也,像台观高之形。 、 《易·说卦》传-巽为高。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而测深厚。 、 《荀子·劝学》-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 《战国策·魏策》-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 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孟子·公孙丑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 清·姚鼐《登泰山记》-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组词】
高平、 高丘、 高坛、 高燥
5.
【原】
(会意。小篆字形。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从厂(hǎn),象山崖石穴形。从泉。本义:水源,源泉)。
“源”的古字。水源,水流起头的地方。
【引证】
《说文》。俗字作“源”。-原,水泉本也。 、 《孟子》-原泉混混。 、 《淮南子·原道》-原流、泉浡。 、 《汉书·食货志》-犹塞川原为潢洿也。 、 唐·韩愈《原毁》-有本有原。
【组词】
原泉、 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