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0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03:08
词汇“养智”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养”和“智”。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养智”字面意思是通过某种方式培养和提升智力。其中,“养”意味着培养、滋养,而“智”指的是智力、智慧。因此,“养智”可以理解为通过学*、思考、训练等方式来提高个人的智力水平。
“养智”作为一个复合词,其字面意义相对直接,没有复杂的词源或历史演变。然而,“养”和“智”这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都有悠久的历史,分别代表着培养和智慧的概念。
在文化中,智慧一直被视为重要的品质。因此,“养智”这个概念在社会中具有积极的意义,鼓励人们通过学*和思考来提升自己。
“养智”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它鼓励人们不断学*和进步。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图书馆、书籍、知识分子等形象。
在个人生活中,我经常通过阅读和学新技能来养智。例如,学一门外语或参加在线课程都是提升智力的有效方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养智”:
书页翻飞间,智慧悄然生,
养智于字里,心境自清明。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ultivate intelligence”或“enhance wisdom”,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概念相似,都是指通过某种方式提升智力。
“养智”这个词汇强调了通过学和思考来提升智力的重要性。在个人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更好地表达对知识和学的重视。通过不断学和实践,我可以更有效地“养智”,提升自己的智力水平。
1.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
2.
【智】
(会意兼形声。从日,从知,知亦声。“知”的后起字。本义:聪明,智力强) 同本义。
【引证】
《荀子》引《孟子》-然后智生于忧患。 、 《韩非子·说难》-甚智其子。 、 《墨子·公输》-不可谓智。 、 《三国志·诸葛亮传》-智术浅短。 、 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
【组词】
智赛隋何,机强陆贾、 智数
智慧,智谋。
【引证】
《法言·脩身》-智,烛也。 、 《韩非子·显学》-智,性也。 、 《淮南子·俶真》-智者,心之府也。 、 《管子》-四时能变谓之智。 、 贾谊《治安策》-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
【组词】
智着、 才智、 智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