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1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15:21
“余韵流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音乐或诗歌演奏结束后,其美妙的韵味仍然在空气中回荡,仿佛风一样流动不息。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表演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和持久影响。
在文学作品中,“余韵流风”常用来形容诗歌、音乐或戏剧的高超艺术水平,以及它们给读者或观众带来的深远感受。在口语中,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言行举止给人留下的良好印象。在专业领域,如音乐、文学评论中,这个词汇被用来评价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
同义词:余音绕梁、韵味无穷、影响深远
反义词: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余韵流风”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和音乐的审美观念,强调艺术作品的持久魅力和深远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音乐和文学,也用于形容其他艺术形式和人的行为。
在文化中,艺术被视为高雅的追求,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因此,“余韵流风”这个成语体现了人对艺术作品持久影响力的重视和赞美。
这个成语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让人联想到宁静的夜晚,悠扬的音乐在空气中回荡,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启迪。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个音乐会上听到一位小提琴家的演奏,结束后,音乐的余韵仿佛还在空气中流动,给在场的每一个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低垂,星光点点,琴声悠扬,余韵流风,心灵在这宁静中得到了净化。”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音乐家在舞台上弹奏钢琴,音乐结束后,观众静静地坐着,仿佛还能听到那美妙的旋律在空中飘荡。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lingering echoes of a melody”或“the lasting impression of a performanc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艺术作品持久影响力的概念。
“余韵流风”这个成语不仅是对艺术作品的赞美,也是对美好事物持久影响力的肯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提升表达的深度和美感。
家传旧清白,余韵流风正洋溢,愿寿考弥高,华峰难敌。
文达抚浙,创诂经精舍,督粤,创学海堂,提唱隽流,扇扬雅道,~,到今未沫。
1.
【余】
(形声。从食,余声。本义:饱足)。
饱足。足食得饱。
【引证】
《说文》-余,饶也。
2.
【韵】
(形声。从音,员(匀)声。本义:和谐悦耳的声音)。
同本义。
【引证】
宋·苏轼《石钟山记》-余韵徐歇。 、 《西游记》-短笛无声,寒砧不韵。
【组词】
韵悠悠
3.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
4.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