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2:02
“七纵八横”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纵横交错,形容事物分布广泛、错综复杂。基本含义是指事物布局或结构复杂,没有规律可循,呈现出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
“七纵八横”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由古代对地理或军事布局的描述演变而来。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战场的布局或城市的规划。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事物的复杂性,反映了人对事物多维度、多层次的认知方式。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困惑和挑战,因为它描述的是一种难以理解和处理的状态。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处理一个复杂的项目时,感受到了“七纵八横”的实际含义,每个环节都相互关联,处理起来非常棘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城市的灯火,七纵八横,编织着夜的网,捕捉着梦的翅膀。”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张错综复杂的网络图;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嘈杂的市场或繁忙的交通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maze of”或“a labyrinth of”,用来形容复杂无序的状态。
“七纵八横”这个成语在描述复杂性方面非常形象,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和表达事物的复杂状态,也反映了汉语丰富的表达能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4回:“把新太太脸上也~的,抽了好几条血路。”
1.
【七】
(指事。从一ㄣ。画以纪数。本义:六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 、 《礼记·月令》-其数七。 、 《汉书·律历志》-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 、 《大戴礼记·易本命》-七主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七。”-七日得。 、 《周礼·考工记》-凡攻木之工七。 、 《诗·邶风·凯风》-有子七人。
【组词】
七宝、 七出、 七年、 七秩、 七雄
2.
【纵】
(形声。从糸(mì),从声。本义:松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纵,缓也。 、 《南齐书》-蓬发施纵,无形仪,不治家业。
【组词】
纵缓、 纵弛
3.
【八】
(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今江、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七加一的和。
【引证】
《玉篇》-八,数也。 、 《诗·小雅·伐木》-陈馈八簋。 、 《管子·五行》。注:“少阴之数。”-地理以八制。 、 《大戴礼记·本命》。按,谓八方四正四隅。-八者,维纲也。 、 《左传·襄公九年》-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变。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阴不变也。 、 《尚书大传》-八眉者,如八字。 、 《战国策·齐策》-邹忌修八尺有余。 、 《书·舜典》-八音克谐。 、 《战国策·燕策》-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 《后汉书·崔实传》。注:“谓三王五帝也。”-八世。
【组词】
八音、 八拜
4.
【横】
横暴;放纵。 同: 犷
【引证】
《孟子》。按,皆纵恣悍厉之谓。-处士横议,以待我以横逆,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 、 《荀子·修身》。注:“不顺理而行也。”-横行天下。 、 扬雄《长杨赋》。注:“自纵也。”-东夷横畔。 、 《汉书·彭宠传》注-以威力相胁曰横。
【组词】
蛮横;横政、 横侈、 横虐、 横逆、 横逞、 横施、 横议、 横杀
祸害。
【引证】
《世说新语·自新》-谓为三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