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2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23:38
词汇“晓漏”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使用情境出发。
“晓漏”可以理解为“天亮时漏水”或“天亮时泄露”。这里的“晓”指的是天亮,而“漏”则可以指物理上的漏水,也可以比喻性地指信息或秘密的泄露。
在文学作品中,“晓漏”可能用来形容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清晨景象,如“晨曦微露,晓漏声声”。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语境下,比如讨论古代计时工具“漏壶”时。
由于“晓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详细的历史记录。它可能是由“晓”和“漏”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传统文化中,“漏”常常与计时工具“漏壶”联系在一起,而“晓”则与清晨、新的开始相关。因此,“晓漏”可能在某些文学作品中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或新的一天的开始。
“晓漏”可能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清晨的宁静和可能的不完美,如屋顶的漏水,或是某种秘密的泄露。
由于“晓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晓漏”来描绘清晨的景象:
晨光初破晓,
漏声入梦来。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清晨屋顶漏水的画面,或是清晨鸟鸣与漏水声交织的场景。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晓漏”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清晨的漏水或泄露来传达相似的意境。
“晓漏”作为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其含义和使用情境相对有限。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多样性,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并不常见。通过对“晓漏”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词汇的组合和其在特定语境下的意义。
1.
【晓】
(象形。从日,尧声。本义:天明)。
同本义。今专指天刚亮。
【引证】
《说文》-晓,明也。 、 《淮南子·俶真》-冥冥之中,独见晓焉。 、 唐·白居易《卖炭翁》-晓驾炭车辗冰辙。 、 唐·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 、 《资治通鉴·唐纪》-晓当尽戮之。 、 唐·杜牧《阿房宫赋》-梳晓鬟也。 、 宋·柳永《雨霖铃》-晓风残月。
【组词】
破晓、 拂晓、 晓雾;晓舌、 晓暝、 晓行;晓鸡初啼;晓星;晓岚;鸡鸣报晓;晓夕、 晓天,晓色、 晓月,晓魄
2.
【漏】
(形声。从水,屚(lòu)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同本义。
【引证】
《马稚暨妻张氏墓志》-漏尽钟鸣,箭驰风追。 、 《说文》。按:这就是铜壶滴漏的“漏”。-漏,以铜受水,刻节。 、 《文选·左思·魏都赋》-晷漏肃唱。 、 《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
【组词】
漏下、 漏永更长、 漏尽钟鸣、 漏夜、 漏板、 漏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