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0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08:15
词汇“晓知”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晓”和“知”。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晓知”字面意思是指“知晓、明白”。其中,“晓”通常表示“了解、明白”,而“知”则表示“知道、认识”。结合起来,“晓知”强调的是对某事物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晓”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天明”,后引申为“了解”。“知”字则有“知道”、“认识”的意思。两者结合,形成了“晓知”这个词汇,强调的是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在**传统文化中,“晓知”常与智慧、学识联系在一起,强调的是对知识的深入掌握和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形容对复杂问题的洞察力。
“晓知”这个词给人一种智慧和深邃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对事物深刻理解后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它激发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
在我的学*过程中,“晓知”这个词常常激励我深入探究复杂的问题,努力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晓知”:
夜深人静时,星光下,
我晓知了宇宙的奥秘。
每一颗星辰,都是智慧的火花,
在无尽的黑暗中,闪烁着真理的光芒。
“晓知”这个词可以让人联想到宁静的夜晚,星光闪烁,仿佛在诉说着宇宙的奥秘。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位智者在星空下沉思;听觉上,可以想象宁静的夜晚,偶尔传来虫鸣,伴随着内心的思考。
在英语中,“晓知”可以对应为“comprehend”或“grasp”,都强调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中,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真理的理解都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晓知”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所蕴含的智慧和深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不断追求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努力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
1.
【晓】
(象形。从日,尧声。本义:天明)。
同本义。今专指天刚亮。
【引证】
《说文》-晓,明也。 、 《淮南子·俶真》-冥冥之中,独见晓焉。 、 唐·白居易《卖炭翁》-晓驾炭车辗冰辙。 、 唐·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 、 《资治通鉴·唐纪》-晓当尽戮之。 、 唐·杜牧《阿房宫赋》-梳晓鬟也。 、 宋·柳永《雨霖铃》-晓风残月。
【组词】
破晓、 拂晓、 晓雾;晓舌、 晓暝、 晓行;晓鸡初啼;晓星;晓岚;鸡鸣报晓;晓夕、 晓天,晓色、 晓月,晓魄
2.
【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同本义。
【引证】
《玉篇》-知,识也。 、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知汝远来应有意。 、 《庄子·外物》-心徹为知。 、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 、 《后汉书·列女传》-不知何氏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