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3:05
“乡途”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指的是通往乡村的路途。它通常带有一种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或故乡的意味。基本含义可以理解为一种旅程,这种旅程不仅仅是物理上的移动,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回归和寻找。
在文学作品中,“乡途”常常被用来象征回归本源、寻找内心平静的过程。在口语中,它可能简单地指代回家的路。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城市规划,它可能涉及到乡村道路的规划和建设。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乡途”更强调旅途的情感和意义,而“乡路”等则更侧重于物理路径。反义词则体现了从乡村到城市的空间转换。
“乡途”由“乡”和“途”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乡”指的是乡村,而“途”指的是道路或旅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特别是在现代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
在中国文化中,“乡途”常常与乡愁、家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人们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在社会快速变迁的今天,这个词汇也承载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
“乡途”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一种宁静和温暖。它让我联想到金黄的麦田、悠闲的牛羊和远处袅袅的炊烟,这些都是城市生活中难以体验到的自然和宁静。
在我的生活中,每当我在城市中感到疲惫时,我就会想象自己走在一条乡途上,那种感觉让我感到放松和治愈。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乡途”:
乡途漫漫,星光点点, 心随风起,梦归田园。 麦浪翻滚,岁月静好, 乡途一梦,心安是归。
结合图片,我可能会想象一条蜿蜒的小路,两旁是茂密的树木和远处的山峦。听觉上,可能是鸟鸣和远处溪流的潺潺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ountry road”或“rural path”,它们也传达了类似的意义,但可能缺乏“乡途”所特有的文化和情感深度。
“乡途”这个词汇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描述物理路径的词汇,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象征。它提醒我,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要忘记那些简单而美好的事物。
1.
【乡】
(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
“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引证】
《说文》-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 、 《周礼·大司徒》。注:“万二千五百家。”-五州为乡。 、 《广雅》-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 、 《礼记·王制》-习乡尚齿。 、 《庄子·逍遥游》-行比一乡。 、 《左传·庄公十年》-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
【途】
(形声。从辵(chuò),余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广韵》-途,道也。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徐亦训道。字古借涂,后变作途。又作塗。 、 《尔雅·释宫》-堂途谓之陈。又,路,旅途也。 、 《尔雅·释邱》-当途梧邱。 、 《战国策·齐策》-而不利说途也。 、 张衡《东京赋》-经途九轨。 、 郭璞《游仙诗》。注:“当仕路也。”-长揖当途人。 、 唐·杜甫《石壕吏》-天明登前途。 、 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仁义之途。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负者歌于途。 、 、 《聊斋志异·狼三则》-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组词】
途轨、 途辙、 途毙、 途说、 途陌、 途水、 通途;沿途;归途;长途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