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0 03:5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0 03:58:01
冰晶:字面意思是指冰的结晶体,通常指的是在低温条件下,水分子凝结形成的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固体。冰晶的形态多样,常见的有六角形的雪花。
冰晶一词由“冰”和“晶”两个字组成。“冰”指固态的水,“晶”指晶体,即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固体。在古代汉语中,“晶”字已有晶体的含义,而“冰晶”作为一个复合词,描述的是冰的晶体形态。
在许多文化中,冰晶象征着冬天的美丽和纯净。在北欧神话中,冰晶与冰雪女神有关,代表着寒冷和清新。
冰晶给人以清新、纯净的感觉,同时也可能带来寒冷和孤寂的联想。在艺术作品中,冰晶常被用来营造一种冷艳的美感。
在寒冷的冬日,看到窗外的雪花,每一片都像是精心雕琢的冰晶,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在诗歌中,可以将冰晶比喻为心灵的镜子,反映出内心的纯净和透明:
冰晶般的镜子,映照着心灵的深处, 每一道裂痕,都是过往的记忆。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ice crystal”,德语中的“Eiskristall”,都指代同样的自然现象,但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
冰晶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自然现象,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意义。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沟通的深度和广度。
1.
【冰】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冰,水坚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邶风·匏有苦叶》-迨冰未泮。 、 《汉书·五行志》-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 、 《管子·五行》-冰解而冻释。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
【组词】
冰扳、 冰麝、 冰清水冷、 冰前刮雪、 冰玉自信、 冰轮
2.
【晶】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三日,表示光亮之意。本义:光亮,明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灏曰:“晶即星之象形文。”-晶,精光也。 、 欧阳修《秋声赋》-天高日晶。
【组词】
晶天、 晶沁、 晶英、 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