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1:0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1:09:23
“冰条”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种含义:
“冰条”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冰”和“条”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冰冷和条状。在语言的发展中,它主要用于描述形状为条状的冰或冰淇淋。
在**,尤其是在南方地区,夏天人们喜欢吃冰条来消暑。在文化上,冰条也常常与童年和夏日的快乐记忆联系在一起。
提到“冰条”,我联想到的是夏日的清凉和童年的快乐时光。它带给人的是一种轻松和愉悦的情感。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夏天最期待的就是放学后能买一根冰条,那种凉爽的感觉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冰条”:
夏日的午后,
阳光炙烤着大地,
孩子们手中握着冰条,
一丝丝清凉,
一缕缕欢笑。
看到“冰条”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晶莹剔透的冰块在阳光下的闪耀,或者是咬下冰淇淋棒时那清脆的声音。
在英语中,“冰条”可以对应为“ice lolly”或“popsicle”,它们在不同文化中都是夏季消暑的常见食品。
“冰条”这个词汇虽然简单,但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都有着丰富的含义和情感联系。它不仅是描述物体的一个词汇,更是承载着人们情感和记忆的一个符号。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情感交流。
1.
【冰】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冰,水坚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邶风·匏有苦叶》-迨冰未泮。 、 《汉书·五行志》-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 、 《管子·五行》-冰解而冻释。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
【组词】
冰扳、 冰麝、 冰清水冷、 冰前刮雪、 冰玉自信、 冰轮
2.
【条】
(形声。从木,攸(yōu)声。本义:小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条,小枝 也。 、 《尔雅》-桑柳丑条。 、 《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 陶潜《联句》-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 、 吴均《与朱元思书》-疏条交映。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养其旁条。
【组词】
条枚、 条枝、 条柯、 条修叶贯、 条叶、 条蔓、 条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