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7 04:2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4:20:16
词汇“停传”的深入学习和分析:
“停传”字面意思是指停止传递或传播。基本含义是指中断信息的流通或传播过程。
“停传”由“停”和“传”两个字组成。“停”指停止,“传”指传递。在古代汉语中,“传”常指传递信息或物品,而“停”则指停止动作。随着语言的发展,“停传”逐渐成为一个常用的复合词,用于描述信息的停止流通。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停传”可能与审查制度或信息控制有关。例如,在某些国家,政府可能会停传某些敏感话题,以维护社会稳定。
“停传”可能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暗示了信息的阻断或中断。这种阻断可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或不满,尤其是在信息自由被重视的现代社会。
在个人生活中,“停传”可能与某个家族传统的消失有关。例如,某个家族的烹饪秘方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停传,导致这一传统技艺的失传。
在诗歌中,“停传”可以用来描述时间的停滞或记忆的中断:
在那个寂静的夜晚,
时间的河流停传了,
记忆的碎片散落一地,
无人拾起。
结合图片,“停传”可能让人联想到一扇关闭的门或一个废弃的信箱,象征着信息的阻断。在音乐中,“停传”可能让人联想到突然的静默或中断的旋律。
在不同语言中,“停传”可能有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stop transmission”或“halt dissemination”。这些表达都强调了信息流通的中断。
“停传”是一个描述信息流通中断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信息传播的复杂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停传”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它帮助我们描述和理解信息流通的阻断现象。
1.
【停】
(形声。从人,亭声。本义:停止,止息)。
同本义。
【引证】
《释名·释言语》-停,定也,定于所在也。 、 《左传·隐公三年》。注:“潢汙,停水。”-潢汙行潦之水。 、 唐·李白《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琵琶声停欲语迟。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余亦停弗上。 、 清·方苞《狱中杂记》-时方冬停遣。
【组词】
停床、 停市、 停刑、 停步
2.
【传】
驿站所备的车。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 、 《韩非子·爱臣》-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
驿站;驿舍。
【引证】
《战国策·齐策五》-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休传。 、 《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
【组词】
传车、 传吏、 传马、 传乘、 传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