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1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15:04
冰床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由冰构成的床,通常用于比喻或特殊环境下的实际用途。在实际应用中,它可能指的是在极寒地区用于休息的冰制结构,或者在科学研究中指冰川下方的冰层。
“冰床”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直接由“冰”和“床”两个字组成,没有复杂的词源历史。它的使用和理解相对直接,主要取决于上下文。
在某些文化中,冰可能与纯洁、清新或死亡相关联。因此,“冰床”在这些文化中可能带有这些象征意义。
“冰床”可能让人联想到寒冷、孤独或极端环境,这种联想可能引发一种探险或挑战的感觉。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接触到“冰床”,除非是在极端的户外活动或科学研究中。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冰床之上,星辰凝视着寂静的夜。”
在不同语言中,“冰床”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其象征意义可能在不同文化中有所体现。
“冰床”这个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特定语境下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实际用途。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与寒冷、极端环境相关的概念和情感。
1.
【冰】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冰,水坚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邶风·匏有苦叶》-迨冰未泮。 、 《汉书·五行志》-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 、 《管子·五行》-冰解而冻释。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
【组词】
冰扳、 冰麝、 冰清水冷、 冰前刮雪、 冰玉自信、 冰轮
2.
【床】
(形声。从木,爿(pán)声。本义:坐卧的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牀,安身之坐也。从木,片声。字亦作床。古闲居坐于牀,隐于几,不垂足,夜则寝,晨兴则敛枕簟。 、 《易·剥牀》王注?-在下而安者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组词】
单人床;双人床;帆布床;折叠床;卧病在床;床裙、 床地平、 床背阁、 床上安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