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3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37:03
词汇“代表”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物作为其他人或事物的象征、代理人或发言人。在法律和政治领域,代表通常指被授权代表他人行事的人,如国会议员代表选民的利益。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代表”可以用来描述人物作为某种思想或情感的象征,如“他代表了这个时代的迷茫和挣扎。”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代表”常用于表示某人代替他人出席或发言,如“我代表我们团队发言。”
专业领域:在法律和商业领域,“代表”用于指代律师或代理人,如“律师代表客户出庭。”
同义词:代理人、象征、发言人、替身
反义词:个体、独立、自主
“代表”一词源于汉语,由“代”和“表”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代”指代替,“表”指表现或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代表”逐渐演变为现代汉语中的含义,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中国文化中,“代表”常与集体主义和代表制度相关联。在中国政治体系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代表制度的核心,即通过代表来表达和维护人民的利益。
“代表”一词给人以正式和权威的印象,常与责任感、信任和权威联系在一起。在个人层面,它可能引发对代表者的信任或期待。
在学生时代,我曾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辩论比赛,那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代表的责任和压力。
诗歌:
他站在讲台上,代表我们发声,
每一字,每一句,都是我们的心声。
视觉:想象一位政治家在国会演讲,他的形象和言辞代表了国家的意志。
听觉:听到“代表”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正式的演讲或会议中的发言声。
在英语中,“代表”可以对应为“representative”或“delegate”。在不同的文化中,代表的角色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相似,即作为他人或事物的象征或代理人。
“代表”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它不仅在法律和政治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在日常交流和文化表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理解和正确使用“代表”对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至关重要。
1.
【代】
(形声。小篆字形,从人,弋(yì)声。本义:更迭,代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代,更也。凡以此易彼,以后续前,皆曰代。 、 《周礼·挈壶氏》-县壶以代哭者。 、 《左传·昭公十二年》。注:“更也。”-与君代兴。 、 《国语·晋语》。注:“更也。”-使子父代处。 、 《汉书·食货志》。注:“易也。”-岁代处,故曰代田。 、 《汉书·地理志》-韩地代相干也。 、 张衡《东京赋》-四时迭代。 、 《汉书·刑法志》-转相攻伐,代为雌雄。 、 《荀子·天论》-日月迭炤,四时代御。 、 汉·刘向《列女传》-孝成王使括(赵括)代廉颇为将。 、 《广州军务记》-逆夷更觉胆落心寒,亟请广州府余暨南、番二县代求解免。
【组词】
代比、 代茶、 代馆、 代运、 代力
2.
【表】
(会意。从毛,从衣,“毛”又兼作声符。小篆字形,衣字中间加个毛字。古人穿皮衣,毛朝外面,所以“表”从“毛”。本义:外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古者衣裘,以毛为里。按,古衣裘皆外毛,礼服必加裼衣其上。许所谓上衣也,故曰以毛为田,言有表,则毛在里也。”-表,上衣也。 、 《礼记·玉藻》-表裘不入公门。 、 《论语》。皇疏:“谓加上衣也。”-必表而出之。 、 《庄子·让王》-中绀而表素。
【组词】
表裘、 表礼、 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