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7:3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35:11
代议制(Representative Democracy)是一种政治制度,其中公民通过选举代表来参与政治决策过程,而不是直接行使政治权力。在这种制度下,选民选举出代表,这些代表在立法机构中代表选民的利益和意愿,制定法律和政策。
代议制一词源自拉丁语“repraesentare”,意为“代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政治学中被用来描述一种特定的政治组织形式,即通过代表来行使政治权力的制度。
在现代社会,代议制是许多国家采用的主要政治形式,特别是在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国家。它有助于平衡民主参与的需求与实际治理的效率。
代议制可能引发关于民主本质、权力分配和公民参与的深刻思考。它可能被视为一种妥协,既保证了民主原则,又考虑了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在参与选举投票时,我深刻体会到代议制的重要性,意识到我的选择将影响未来的政策和法律。
在诗歌中,可以将代议制比喻为桥梁,连接着公民的意愿与政府的行动:
代议制,民主的桥梁, 连接着万民的心声, 在议会的殿堂里, 编织着国家的未来。
想象一个议会辩论的场景,代表们激烈讨论,背景是庄严的议会大厅,这样的画面和声音可以很好地体现代议制的实际运作。
在不同文化中,代议制的实现方式和重视程度各不相同。例如,美国的代议制强调个人自由和权力制衡,而某些欧洲国家的代议制可能更注重社会福利和集体利益。
代议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平衡了民主参与和治理效率的需求。它在现代政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存在批评和改进的空间,但它仍然是许多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通过学习和理解代议制,我们可以更好地参与和影响我们所在社会的政治进程。
1.
【代】
(形声。小篆字形,从人,弋(yì)声。本义:更迭,代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代,更也。凡以此易彼,以后续前,皆曰代。 、 《周礼·挈壶氏》-县壶以代哭者。 、 《左传·昭公十二年》。注:“更也。”-与君代兴。 、 《国语·晋语》。注:“更也。”-使子父代处。 、 《汉书·食货志》。注:“易也。”-岁代处,故曰代田。 、 《汉书·地理志》-韩地代相干也。 、 张衡《东京赋》-四时迭代。 、 《汉书·刑法志》-转相攻伐,代为雌雄。 、 《荀子·天论》-日月迭炤,四时代御。 、 汉·刘向《列女传》-孝成王使括(赵括)代廉颇为将。 、 《广州军务记》-逆夷更觉胆落心寒,亟请广州府余暨南、番二县代求解免。
【组词】
代比、 代茶、 代馆、 代运、 代力
2.
【议】
(形声。从言,义声。本义:商议,讨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议,语也。 、 《广雅》。按,谓论事之宜。-议,谋也。 、 《诗·小雅·斯干》-唯酒食是议。 、 《荀子·王制》-法而不议。 、 《史记》-赵王悉召群臣议。
【组词】
议计、 议妥、 议婚
3.
【制】
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制,裁也。 、 《淮南子·主术》-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 、 《诗·豳风·东山》-制彼裳衣。 、 《孟子》-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组词】
制割、 制义、 轧制;机制;仿制;自制;试制;研制、 配制;提制、 精制;中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