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7:27
代用品:指在某种物品或服务不可用或不合适时,用来替代的物品或服务。它强调了在原物品或服务缺失时的替代功能。
代用品一词源于“代”和“用品”的组合,强调了替代的功能。在语言的发展中,这个词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替代的场合。
在资源稀缺或经济困难时期,代用品的概念尤为重要,它反映了人们在有限条件下寻找解决方案的智慧和创造力。
代用品可能带来一种临时或不够完美的感觉,有时也象征着创新和适应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使用过代用品来解决一些小问题,比如用纸板代替书签。
在诗歌中,可以将“代用品”比喻为生活中的临时安慰:
在寂静的夜里, 我用代用品填补心灵的空缺, 虽不完美,却也温暖。
代用品可能让人联想到各种替代物品的图像,如用塑料花代替真花,或听到关于替代方案的讨论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substitute”或法语中的“substitut”,都表达了类似的概念,即替代或替补。
代用品是一个在多种语境中都有应用的词汇,它不仅指代实际的物品替代,也象征着在困难时期的适应和创新。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多重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和情感。
1.
【代】
(形声。小篆字形,从人,弋(yì)声。本义:更迭,代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代,更也。凡以此易彼,以后续前,皆曰代。 、 《周礼·挈壶氏》-县壶以代哭者。 、 《左传·昭公十二年》。注:“更也。”-与君代兴。 、 《国语·晋语》。注:“更也。”-使子父代处。 、 《汉书·食货志》。注:“易也。”-岁代处,故曰代田。 、 《汉书·地理志》-韩地代相干也。 、 张衡《东京赋》-四时迭代。 、 《汉书·刑法志》-转相攻伐,代为雌雄。 、 《荀子·天论》-日月迭炤,四时代御。 、 汉·刘向《列女传》-孝成王使括(赵括)代廉颇为将。 、 《广州军务记》-逆夷更觉胆落心寒,亟请广州府余暨南、番二县代求解免。
【组词】
代比、 代茶、 代馆、 代运、 代力
2.
【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用,可施行也。 、 《苍颉篇》-用,以也。 、 《易·益》-利用为大作。 、 《虞书》-五行五用哉。 、 《书·微子》-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 、 《周礼·宰夫》-乘其财用出入。 、 《周礼·小司徒》-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 、 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皆不足用。 、 蔡元培《图画》-用水彩。 、 、 明·魏学洢《核舟记》-又用篆章。
【组词】
用不着、 备用、 实用、 拆用、 用功、 用长、 用板、 用计、 用天因地、 用钱、 用药
3.
【品】
(会意,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本义:众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品,众庶也。
【组词】
品人、 品事、 品物、 品供、 品象、 品庶、 品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