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2:32
“全权代表”是一个复合词汇,由“全权”和“代表”两个词组成。其中,“全权”指的是拥有完全的权力,不受限制的权限;“代表”则是指被授权代替他人或组织行事的人。因此,“全权代表”的字面意思是指被授予完全权力,可以代替他人或组织行使所有必要职能和决策的人。
在不同的语境中,“全权代表”的使用有所不同:
“全权代表”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词汇“全权”和“代表”都有明确的意义和用法。随着国际交流和法律实践的发展,这个词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正式的法律文件和国际协议中。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全权代表”通常与权威、信任和责任相关联。在商业和政治领域,被任命为全权代表通常意味着对个人能力和信任的高度认可。
这个词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正式和权威的。它让我联想到严肃的会议、重要的决策和信任的关系。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作为公司的全权代表参与过一次重要的国际谈判,那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词的分量和责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全权代表,肩负着国家的希望,每一言,每一行,皆关乎未来的方向。”
想象一个全权代表在庄严的会议室中发言,背景是严肃的音乐,这种场景给人以权威和正式的感觉。
在英语中,“全权代表”可以翻译为“plenipotentiary”,这个词在英语中同样强调了完全的权力和代表性,但在日常使用中不如“全权代表”在中文中常见。
“全权代表”这个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代表了权力和责任,还体现了信任和权威。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对于理解复杂的法律和国际关系问题至关重要。
1.
【全】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全,完也。 、 《周礼·考工记·王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
2.
【权】
(形声。从木,雚(guàn)声。本义:黄花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权,黄华木也。从木,雚声。 、 《尔雅·释木》。又如:权舆(草木萌发的状态)-权,黄英。 、 《诗·秦风·权舆》-于嗟乎,不承权舆。 、 《大戴礼记·诰志》-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
3.
【代】
(形声。小篆字形,从人,弋(yì)声。本义:更迭,代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代,更也。凡以此易彼,以后续前,皆曰代。 、 《周礼·挈壶氏》-县壶以代哭者。 、 《左传·昭公十二年》。注:“更也。”-与君代兴。 、 《国语·晋语》。注:“更也。”-使子父代处。 、 《汉书·食货志》。注:“易也。”-岁代处,故曰代田。 、 《汉书·地理志》-韩地代相干也。 、 张衡《东京赋》-四时迭代。 、 《汉书·刑法志》-转相攻伐,代为雌雄。 、 《荀子·天论》-日月迭炤,四时代御。 、 汉·刘向《列女传》-孝成王使括(赵括)代廉颇为将。 、 《广州军务记》-逆夷更觉胆落心寒,亟请广州府余暨南、番二县代求解免。
【组词】
代比、 代茶、 代馆、 代运、 代力
4.
【表】
(会意。从毛,从衣,“毛”又兼作声符。小篆字形,衣字中间加个毛字。古人穿皮衣,毛朝外面,所以“表”从“毛”。本义:外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古者衣裘,以毛为里。按,古衣裘皆外毛,礼服必加裼衣其上。许所谓上衣也,故曰以毛为田,言有表,则毛在里也。”-表,上衣也。 、 《礼记·玉藻》-表裘不入公门。 、 《论语》。皇疏:“谓加上衣也。”-必表而出之。 、 《庄子·让王》-中绀而表素。
【组词】
表裘、 表礼、 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