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3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36:12
“两心相悦”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两个人的心意相互契合,彼此感到愉悦和满意。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两个人在情感上的和谐与共鸣,尤其是在爱情或友情中。
在文学作品中,“两心相悦”常被用来描绘恋人之间的深情厚意,如诗歌、小说中的浪漫场景。在口语交流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表达对某段关系的满意和幸福。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人际关系研究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人际互动中的积极情感状态。
同义词:心心相印、情投意合、志同道合
反义词:心猿意马、貌合神离、同床异梦
“两心相悦”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情感和谐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的使用逐渐增多,成为表达人际关系中积极情感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和谐与相互理解被视为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两心相悦”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积极的文化意义,常被用来强调人际关系中的正面情感和相互支持。
这个成语给人以温馨和美好的情感联想,让人想到和谐、幸福和满足的情感状态。它能够激发人们对美好关系的向往和追求。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用“两心相悦”来形容一对朋友的关系,他们之间的默契和相互理解让我印象深刻。这个成语帮助我准确地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月光下,两心相悦,
星辰见证,爱意绵延。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两个人在月光下相拥的画面,温馨而浪漫。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柔和的音乐,如钢琴曲,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earts in harmony”或“soulmate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情感上的和谐与共鸣。
“两心相悦”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它不仅能够准确地表达人际关系中的积极情感,还能够激发人们对美好关系的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文化敏感性。
两心相悦,共其柔筋。
1.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相】
(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相,省视也。 、 《尔雅》-相,视也。 、 《书·盘庚上》-相时憸民。 、 《书·召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 、 《礼记·月令》-善相丘陵。 、 《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 《论衡·订鬼》-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不敢复相士。 、 、 《二刻拍案惊奇》-颠倒相来,到底只是一个盖儿。
【组词】
相尸、 相女配夫、 相脚头
4.
【悦】
(形声。从心,说省声。本作“说”。本义:高兴,愉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系传统论》-悦,犹说也,拭也,解脱也。若人心有郁结能解释之也。
“说”、“悦”古今字。
【引证】
枚乘《七发》-客见太子有悦色也。 、 《孙子》-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 、 《韩非子·喻老》-桓侯又不悦。 、 《三国志·诸葛亮传》-张飞等不悦。 、 《资治通鉴》-权大悦。
【组词】
悦心、 悦情、 悦笑、 悦喜、 悦畅、 悦乐、 悦泽、 心悦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