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7:1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7:17:26
“两性人”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一个人具有男性和女性的生理特征,即同时拥有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在医学上,这种情况被称为“双性人”或“间性人”(intersex)。这个词用来描述那些出生时性别特征不明确或不符合传统男性或女性定义的人。
在不同的语境中,“两性人”的使用可能会有所不同:
“两性人”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对具有两种性别特征的人的描述。随着社会对性别多样性的认识加深,这个词汇的使用也逐渐被“间性人”等更为中性和科学的术语所取代。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对两性人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差异很大。一些文化可能对两性人持有神秘或尊敬的态度,而其他文化可能对此持有偏见或歧视。
对于这个词,人们可能会有不同的情感反应。一些人可能会感到好奇或同情,而另一些人可能会感到困惑或不适。这个词可能会引发关于性别认同和身体多样性的深刻思考。
个人经历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接触到两性人的话题,但在学习和了解这个群体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对性别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两性人的世界里,性别不再是边界,而是流动的河流,穿越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模糊的性别特征或中性的形象。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关于性别多样性的讨论或纪录片中的叙述。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对两性人的描述和态度差异很大。例如,在一些非洲文化中,两性人被认为具有特殊的社交地位和能力。
“两性人”这个词汇是一个重要的术语,用于描述性别多样性的一部分。了解和尊重这一群体是构建包容性社会的关键。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性别多样性。
1.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2.
【性】
(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 、 《广雅》-性,质也。 、 《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 、 、 《荀子·性恶篇》-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 《白虎通》-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 、 《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荀子·正名篇》-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组词】
性根、 性行、 性气、 个性、 禀性、 性尚
3.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1. 【两性】 雄性和雌性;男性和女性:~生殖;两种性质:~化合物|氨基酸既有酸性也有碱性,它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