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3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39:53
孤掌难鸣 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一只手掌难以发出声音”,比喻一个人力量单*,难以成事或难以得到他人的响应和支持。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主人公在困境中孤立无援的情景。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表达自己在某个项目或活动中缺乏支持的感觉。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谚语,形象地描述了物理现象,后来被引申为比喻义,用以形容人在社会活动中的孤立状态。
在**文化中,强调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因此“孤掌难鸣”这个成语反映了个人在社会中需要合作和互助的价值观。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孤立无助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在困难时刻需要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在团队项目中,如果我发现自己孤掌难鸣,我会主动寻求合作,避免单打独斗。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这喧嚣的世界里,我如孤掌难鸣,渴望一双手,与我共谱和谐的旋律。”
想象一个人在空旷的房间里鼓掌,声音微弱而孤独,这形象地展现了“孤掌难鸣”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lone hand”或“a voice in the wilderness”,都表达了类似的孤立无援的概念。
“孤掌难鸣”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合作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在沟通和行动时需要考虑他人的参与和支持。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意识到在任何合作环境中,团队精神和协作是成功的关键。
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为见解珍、解宝是个好汉,有心要救他,史是单丝不线,~,只报得他一个信。
1.
【孤】
(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孤,无父也。 、 《礼记·深衣》。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如孤子。 、 《国语·周语》-司民协孤终。 、 潘岳《寡妇赋》-少伶俜而偏孤兮。 、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 、 《左传·昭公十四年》-救灾患,宥孤寡。 、 孔衍《汉魏春秋》-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讬我以遗孤,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见刘荆州乎?
2.
【掌】
本义:手掌,手心。
【引证】
《说文》-掌,手中也。 、 《论语·八佾》-指其掌。 、 枚乘《谏吴王书》-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组词】
掌上、 掌上观纹、 掌文
四足动物带爪的脚。
【引证】
《孟子·告子上》-熊掌,亦我所欲也。
3.
【难】
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引证】
《孙子·谋攻》-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 《资治通鉴》-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 诸葛亮《出师表》-危难之间。 、 《国语·晋语》-以免于难。 、 《资治通鉴》-芟夷大难。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故及于难。
【组词】
排难解纷;苦难、 逃难、 落难、 蒙难、 罹难、 避难
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引证】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组词】
发难、 首难
4.
【鸣】
(会意。从口,从鸟。本义:鸟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鸣,鸟声也。 、 《管辂别传》-鸟兽之音曰鸣。 、 《易·中孚》-鸣鹤在阴。 、 《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 、 《诗·鸡鸣》-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 陶渊明《归园田居》-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