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3:08
安谧(ān m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安静、宁静、平和的状态。它通常用来形容环境或心境的平静,没有喧嚣和纷扰。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安谧”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观或人物内心的宁静,如“夜色安谧,星光点点”。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人们可能会说“这个地方很安谧,适合休息”。
专业领域:在心理学或哲学领域,“安谧”可能用来描述一种内心的平和状态,与焦虑和紧张相对。
同义词:宁静、平静、恬静、安宁
反义词:喧嚣、纷扰、动荡、不安
“安谧”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安”意为稳定、平静,“谧”意为安静、宁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安谧”常与自然和谐、内心修养联系在一起。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追求这种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安谧”这个词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宁静的夜晚、平静的湖面或是一本好书。它能够帮助人们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寻找那些能够带来安谧时刻的活动,比如阅读、散步或冥想。这些活动帮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平衡。
诗歌:
月光洒落,夜色安谧,
星辰闪烁,心随风起。
静谧之中,思绪飘逸,
安谧之夜,梦回故里。
视觉:想象一片宁静的湖泊,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木,湖面如镜,反射着天空的倒影。
听觉:轻柔的钢琴曲,如《月光奏鸣曲》,能够唤起人们对安谧的感受。
在英语中,“安谧”可以对应为“serenity”或“tranquility”,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也常用来描述平静和宁静的状态。
“安谧”这个词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形容词,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提醒我在忙碌和喧嚣中寻找内心的平和,无论是在阅读一本好书,还是在欣赏自然的美景时。这个词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内心的感受。
1.
【安】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引证】
《尔雅》-安,定也。 、 《庄子·天地》-共给之为安。 、 《周书·谥法》-好和不争曰安。 、 《仪礼·少牢礼》-心皆安下切上。 、 《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 宋·苏洵《六国论》-然后得一夕安寝。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谢庄遂安。
【组词】
安睡;安寝;安抵、 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 安帖、 安席
2.
【谧】
(形声。本义:安静) 同本义(指环境的安静,没有动荡,没有骚扰)。
【引证】
《说文》-谧,静语也,一曰无声也。 、 《素问·气交变大论》。注:“谧,静也。”-其化清谧。 、 《五常正大论》。注:“谧,静也。”-其政谧。 、 《三国志·东夷传》-海表谧然。 、 《魏书·于栗忠传》-四海谧然,宇内晏清。 、 《汉武帝内传》-内外寂谧。
【组词】
谧然、 谧宁、 谧尔、 谧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