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7:3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7:37:42
垂泪:字面意思是指眼泪从眼角流下,通常用来形容因为悲伤、感动或其他强烈情感而流泪的状态。
“垂泪”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字面结构“垂”表示向下,“泪”表示眼泪,组合起来即表示眼泪向下流。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中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里的“溅泪”与“垂泪”有相似的情感表达。
在中国文化中,垂泪往往与悲伤、哀悼相关联,是表达深切情感的一种方式。在传统节日如清明节,人们会为逝去的亲人垂泪,表达哀思。
“垂泪”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悲伤或感动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失去、离别或深刻的情感体验。它能够唤起人们对生命中重要时刻的回忆。
个人在生活中可能会在观看感人的电影、阅读悲伤的故事或经历亲人离世时使用“垂泪”这个词来描述自己的情感状态。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垂泪”来增强情感的表达,如:
月光下,她的脸庞映着泪光,
垂泪如珍珠,滑过岁月的痕迹。
1.
【垂】
(形声。从土,(chuí)声。本义:边疆)。
边疆;边境。 同: 陲
【引证】
《说文》。按,下垂的垂,说文作垂。-垂,远边也。 、 《广韵》-垂,疆也。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寡人无良边垂之臣。 、 《战国策·秦策四》-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 、 曹植《白马篇》-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 《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
2.
【泪】
(形声。从水,戾(lì)声。简化字“泪”是个从“水”从“目”的会意字。本义:眼泪)。
同本义。
【引证】
《晋书·羊祜传》-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坠泪碑。 、 《战国策·燕策》-士皆垂泪涕。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组词】
涕泪、 泪波、 泪泉、 泪球、 泪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