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2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3:21:21
“抛妻弃孩”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一个男人遗弃了他的妻子和孩子,不再承担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这个词汇通常带有强烈的负面情感色彩,暗示了一种不负责任、自私或残忍的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抛妻弃孩”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角色的道德败坏或悲剧命运。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批评或谴责某人的行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讨论家庭破裂、儿童心理健康等问题。
同义词:遗弃、离弃、背弃 反义词:守护、抚养、照顾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具体情境的使用。例如,“遗弃”可能更侧重于法律或道德上的责任缺失,而“抛妻弃孩”则更强调情感上的背叛和伤害。
“抛妻弃孩”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其基本结构和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用法和含义没有太大变化,但社会对其的评价和态度可能有所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观念非常重视,因此“抛妻弃孩”这种行为被视为极大的道德败坏。在现代社会,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这种行为的接受度有所变化,但仍然被广泛谴责。
这个词汇通常会引起人们的愤怒和同情。愤怒是因为这种行为违背了社会和道德的期望,同情则是对被遗弃的妻子和孩子的同情。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很少有人直接经历“抛妻弃孩”的情况,但这个词汇可以用来讨论和反思家庭关系、责任和道德等问题。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抛妻弃孩”来象征背叛和孤独:
他抛妻弃孩,如同秋叶离枝, 留下无尽的寒冷和孤寂。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孤独的孩子在空荡的家中等待永远不会回来的父亲。听觉上,可能是孩子哭泣的声音,或是妻子无助的叹息。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abandon wife and children”,虽然在表达上略有不同,但传达的情感和道德评价是相似的。
“抛妻弃孩”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反映了家庭和社会的价值观,也揭示了人类情感和道德的复杂性。通过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如何反映和塑造我们的社会和文化。
望烟尘一派,抛妻弃孩,团圆难再。
1.
【抛】
(形声。本义:丢弃)。
同本义。
【引证】
唐·元稹《琵琶歌》-管儿不作供奉儿,抛在东都双鬓丝。 、 《聊斋志异·促织》-纸片抛落。
【组词】
抛漾、 抛撒、 抛撇、 抛官、 抛除
2.
【妻】
以女嫁人。
【引证】
《汉书·吴芮传》。注:“妻,嫁女与人也。”-黥布归芮,芮妻之。 、
娶女子为配偶。
【引证】
《左传·桓公六年》-齐侯又请妻之。 、 《孟子》-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
3.
【弃】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弃,捐也。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天之弃商也久矣。 、 王粲《七哀》-抛子弃草间。 、 苏洵《六国论》-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弃炮仓皇遁。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子孙弃者。 、 清·周容《芋老人传》-弃其妇。 、 《广东军务记》-弃甲投戈。 、
4.
【孩】
(形声。从子,亥声。本义:小儿笑)。
同本义。同“咳”。
【引证】
《说文》。古文咳从子。内则,孟子则作此字。-咳,小儿笑也。 、 潘岳《寡妇赋》-孤女藐焉始孩。
【组词】
未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