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4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3:43:17
学生:指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人,通常指正在学*知识、技能或价值观的年轻人或成年人。
学生一词源于古汉语,最早见于《论语》,原意为“学*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在学校接受教育的人。
在*文化中,学生通常被赋予积极向上的形象,是社会未来的希望。在社会背景中,学生的学状态和成绩往往被视为家庭和学校教育质量的反映。
学生一词常让我联想到青春、活力和无限的可能性。它激发了我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在我的生活中,学生时代是我最宝贵的记忆之一。那些与同学们一起学*、探索的日子,至今仍让我感到温馨和怀念。
诗歌:
学生时代,梦开始的地方,
书页翻飞,知识的光芒。
青春的脚步,不停歇,
在学*的路上,我们共同前行。
视觉:想象一群学生在图书馆里埋头苦读,或是校园里欢声笑语的场景。 听觉:听到教室里老师的讲课声和学生的讨论声,或是校园广播的音乐。
在英语中,“学生”对应的是“student”,在日语中是“学生(がくせい)”,虽然具体用法和语境有所不同,但核心含义相似。
学生这一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代表了一个阶段的生活状态,也象征着学和成长的过程。通过对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珍惜学的机会,并期待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1.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
2.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