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0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4:03:24
“亡户”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没有后代的家族或者已经绝后的家庭。字面意思是指“已经消亡的家庭”。
在文学作品中,“亡户”可能用来描述一个家族的衰败和终结,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提及,通常会带有一定的历史或文化背景知识。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社会学中,可能会用“亡户”来研究家族结构和社会变迁。
同义词“绝户”和“无后”都强调了家族没有后代继承的情况,而反义词“繁衍”和“兴旺”则代表了家族的繁荣和后代的延续。
“亡户”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亡”(消失、死亡)和“户”(家庭、家族)组成。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就已经出现,用以描述那些没有后代的家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基本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家族的延续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亡户”这个词汇带有强烈的负面情感色彩。它不仅意味着一个家族的物理消亡,也象征着家族文化和历史的断绝。
提到“亡户”,我联想到的是一种深深的悲哀和无奈,感觉像是历史的断裂和遗忘。这个词汇让我想到那些被时间遗忘的家族,他们的故事和记忆也随之消失。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直接使用“亡户”这个词汇,但在阅读历史书籍或观看相关影视作品时,会遇到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家族和社会的变迁。
在创作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那片遗忘的土地上, 亡户的石碑静静矗立, 风,轻轻诉说着, 那些被岁月掩埋的故事。”
视觉上,“亡户”可能让我联想到荒废的古宅、破败的墓地;听觉上,可能是风吹过空旷田野的呼啸声,或是远处传来的哀歌。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也有类似的词汇或概念,如英语中的“extinct family”或“family line extinct”,但每个文化对其的理解和情感色彩可能有所不同。
“亡户”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它不仅是语言学中的一个词汇,也是理解社会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窗口。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
1.
【亡】
古同“无”。
没有。 同: 无
【引证】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亡以应。 、 《诗·唐风·葛生》-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 《仪礼·士丧礼》-亡则以缁,长半幅。 、 《论语·子张》-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孟子·尽心上》-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 、 《汉书·李广苏建传》-自苦亡人之地。 、 、 《后汉书·列女传》-君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
2.
【户】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門)字的一半。汉字部首之一。从“户”的多与门户有关。本义:单扇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户,半门曰户。 、 《字书》-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于堂室东曰户,在于宅区域曰门。 、 《易·丰》-窥其户。 、 《仪礼·聘礼》-设于户西。 、 《礼记·礼器》-未有入室而不由户者。 、 《乐府诗集·木兰诗》-木兰当户织。 、 、 晋·干宝《搜神记》-出户望南山。 、 、 明·魏禧《大铁椎传》-窗户皆闭。
【组词】
户下、 户牡、 户门、 户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