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5:50
词汇“亡是翁”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因此,对于这个词汇的分析将基于其字面意义和可能的语境推断。
“亡是翁”字面意思可以解释为“失去的老人”或“已故的老人”。其中,“亡”意味着失去或死亡,“是”可以理解为“的”,“翁”指的是老人。
由于“亡是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已故的或表达对逝去的怀念。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被使用,因为它不够通俗易懂。
由于“亡是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它可能是某个特定文学作品或方言中的词汇,没有广泛的语言学研究资料。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对**的尊重和怀念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因此,“亡是翁”这样的词汇可能在强调家族传统和尊重长辈的文化中有所体现。
这个词汇可能引起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哀伤,也可能唤起对**智慧和经验的尊重。
由于“亡是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它更多可能出现在特定的文学创作或表达对逝去**的怀念时。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亡是翁”来表达对已故**的怀念:
春风拂过老树梢,
亡是翁影梦中摇。
智慧如星照夜空,
慈爱似水润心田。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位老人的肖像或墓碑;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哀伤的音乐或亲人的悼词。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对已故**的表达方式各异。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会使用“departed elder”或“late grandfather”等表达。
“亡是翁”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对*的尊重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情感和思想。
1.
【亡】
古同“无”。
没有。 同: 无
【引证】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亡以应。 、 《诗·唐风·葛生》-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 《仪礼·士丧礼》-亡则以缁,长半幅。 、 《论语·子张》-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孟子·尽心上》-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 、 《汉书·李广苏建传》-自苦亡人之地。 、 、 《后汉书·列女传》-君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
2.
【是】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是,直也。 、 《礼记·玉藻》。疏:“谓正也。”-而疑是精粗之体。 、 《易·未济》-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3.
【叟】
(会意。本作“叜”。意谓手拿火把在室内搜索。本义:求)搜索;搜查。
【引证】
《说文》。朱骏声注:“(叟)即搜之古文。从又持火,屋下索物也。会意。”-叜,老也。从又从灾。 、 《国语·齐语》-合群叟。
“叟”。假借为“傁”,老的男人。也用作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注:“叟,长老之称。”-王曰叟。 、 《庄子·在宥》-叟何人耶? 、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 、 《孟子·梁惠王上》-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组词】
老叟;童叟无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