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2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26:59
“嘴尖舌快”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说话时嘴巴尖锐、舌头敏捷。基本含义是指说话尖刻、反应迅速,通常带有贬义,形容人说话刻*、不饶人,或者反应敏捷但缺乏深思熟虑。
在文学作品中,“嘴尖舌快”常用来形容那些言辞犀利、不留情面的人物,如讽刺小说中的反面角色。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说话直接、不考虑他人感受。在专业领域,如辩论或法律领域,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那些反应迅速、善于言辞的辩手或律师。
“嘴尖舌快”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言辞表达的一种评价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也在不断演变,但其核心含义——形容人说话尖锐、反应迅速——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言多必失”和“言必有中”,因此“嘴尖舌快”往往带有负面评价。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的使用更加灵活,有时也用来形容那些反应迅速、善于表达的人,但仍需注意语境和场合。
这个词汇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通常与不友善、不考虑他人感受的言辞相关联。在表达时,我会尽量避免使用这个词汇,以免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他总是嘴尖舌快,经常在会议上直接指出别人的错误,虽然他的观点有时很有价值,但他的表达方式让人感到不舒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嘴尖舌快,言辞如剑, 刺穿虚伪,揭示真相。 虽有锋芒,不失真诚, 在辩论场,独领风骚。
在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个表情严肃、眼神锐利的人,正在用尖锐的言辞攻击对手。在听觉上,我可以联想到快速、尖锐的说话声,如同利剑出鞘。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harp-tongued”或“quick-witted”,但这些表达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与“嘴尖舌快”有所不同。
“嘴尖舌快”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理解言辞的力量和表达的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我会注意言辞的选择和表达的方式,以确保我的沟通既有效又得体。
1.
【嘴】
(嘴,本作觜。嘴是后起的累增字。形声。从口,觜(zuǐ)声。本义:同“觜”。猫头鹰之类头上的毛角)。
同本义。
【引证】
《集韵》-觜,鸱旧头上角觜。或作嘴。
2.
【尖】
(会意。从小,从大。一头小一头大为尖。本义:物体的末端细削而锐利)。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尖,锐也。
3.
【舌】
(会意。从干,从口。本义:舌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会意。言犯口而出,食犯口而入也。 、 《易·说卦》-兑为口舌。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在窍为舌。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组词】
舌举、 舌挢不下、 舌刺刺、 舌敞唇穿、 舌簧、 舌干唇焦
4.
【快】
(形声。从心,(guài)声。本义:高兴,痛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快,喜也。 、 《战国策·秦策》-文信侯去而不快。 、 《史记·魏公子列传》-心不快。 、 《后汉书·班超传》-快意留之,非忠臣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则不快吾意。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若所为诚快。
【组词】
快观、 快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