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1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17:48
“俯顺”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低下头顺从,表示屈服或顺从的态度。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描述的是一种谦卑、服从或接受他人意愿的行为或心态。
“俯顺”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俯”(低下)和“顺”(顺从)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基本含义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俯顺”有时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强调等级和秩序的社会结构中。然而,在现代社会,这种无条件的顺从可能被视为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
“俯顺”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无力、压抑或牺牲。它可能引发对权力关系、个人自由和尊严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俯顺”可能与某些不得不屈服于外部压力或权威的情境相关联,如在工作或家庭中的某些妥协。
在诗歌中,“俯顺”可以用来描绘一种深沉的情感状态,如:
在爱的面前,我俯顺如河流, 无声地流淌,接受每一道弯。
视觉上,“俯顺”可能让人联想到低头的人像或雕塑,传达出一种谦卑或顺从的姿态。听觉上,可能与柔和、低沉的音乐相联系,营造出一种沉静、顺从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ubmit”或“yield”,它们在意义上与“俯顺”相近,但可能在文化内涵和使用情境上有所不同。
“俯顺”这个词在描述人际关系和权力动态时非常有用,它不仅揭示了顺从的行为,还触及了更深层次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俯顺”可以帮助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
1.
【俯】
(会意。从页(xié),表示与头有关,从逃省。取低头逃跑意。现在简化为“从人府声”的形声字。本义:低头)。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曲礼上》-俯而纳屦。 、 《公羊传·宣公六年》-俯而闚其户。 、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组词】
俯擗、 俯偻、 俯听、 俯鉴
2.
【顺】
(会意。从页,从巛。页(xié),头。本义:沿着同一方向)。
同本义。
【引证】
《释名》-顺,循也。 、 《诗·鲁颂·泮水》-顺彼长道,屈此群丑。 、 《资治通鉴》-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 、 《荀子·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组词】
他顺着篱笆一直爬到大门边;顺流、 顺衽、 顺领、 顺绪、 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