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0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8:06:30
后尘:字面意思是走在别人后面时扬起的尘土。比喻追随、模仿别人,或指跟随别人的脚步。
“后尘”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行军或行走时后面扬起的尘土。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逐渐扩展到比喻层面,用来形容追随或模仿他人。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独树一帜”和“创新”,因此“后尘”往往带有贬义,暗示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后尘”一词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缺乏独立性和创新性。在联想上,可能会想到一群人盲目跟随领导者,缺乏自己的判断。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同学在学术研究上总是模仿他人的方法和思路,不愿自己探索,这让我感到他们只是在走别人的后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不愿走那后尘, 我愿独行于荒野, 寻找属于自己的星辰。”
在视觉上,“后尘”可能让人联想到一条尘土飞扬的道路,后面的人影模糊不清。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脚步声和尘土飞扬的声音。
在英语中,“follow in someone's footsteps”或“copycat”可以对应“后尘”的概念,但它们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有所不同。
“后尘”一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们要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避免盲目追随他人。它不仅是一个词汇,也是一种文化和价值观的体现。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和应用,从而在表达中更加准确和丰富。
1.
【后】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后,继君体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 《诗·周颂·时迈》-允王维后。 、 《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 、 《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 、 《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
后王、 后帝、 后夷、 后辟
2.
【尘】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湫隘嚣尘。 、 《庄子·逍遥游》-尘埃也。 、 《庄子·齐物论》-而游于尘垢之外。 、 《楚辞·招魂》-朱尘筵些。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组词】
浮尘;降尘;灰尘、 一尘不染;尘封、 尘涓、 尘芥、 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