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3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30:49
故物:指旧有的物品,通常带有怀旧或历史价值的意味。它可以是个人曾经拥有或使用的物品,也可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或古董。
“故物”一词源自汉语,由“故”和“物”组成。“故”字有旧、过去的含义,“物”指物品。随着时间的推移,“故物”逐渐被用来指代具有历史或情感价值的旧物品。
在**文化中,“故物”常常与家族传承和历史记忆联系在一起。人们通过保存和传承故物来维系家族的连续性和文化认同。
“故物”往往能唤起人们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带来一种温馨和怀旧的情感。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和时间的流逝。
个人可能会在搬家或整理物品时发现一些故物,这些物品可能会引发对过去时光的深刻回忆,成为个人情感和记忆的一部分。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故物依旧,时光的痕迹在每一道刻痕中诉说。”
在英语中,“故物”可以对应为“antique”或“relic”,它们在英语文化中同样承载着历史和情感的价值。
“故物”不仅仅是一件旧物品,它承载着历史、情感和文化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故物”这一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
1.
【故】
(形声。从攴(pū),古声。从“攴”,取役使之意。本义:缘故,原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故,使为之也。 、 《易·系辞传》-又明于忧患与故。 、 《礼记·礼运》-则是无故。 、 《国语·楚语》-夫有其故。 、 《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组词】
借故、 无故
2.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