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2:52
失慎:指不小心、疏忽或缺乏谨慎。通常用于描述因缺乏注意而导致的不良后果或意外**。
失慎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失”表示失去或错过,“慎”表示谨慎或小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描述因缺乏谨慎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在**文化中,谨慎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失慎往往带有负面含义。在社会交往中,失慎可能导致信任的丧失或人际关系的破裂。
失慎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如焦虑、失望或责备。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意外事故、错误决策或不良后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因失慎忘记带重要的文件,导致会议延迟。这次经历让我更加重视谨慎和细致。
诗歌: 失慎的脚步,踏碎了宁静的晨曦, 一缕阳光,穿透了疏忽的缝隙。
故事: 在一次探险中,主角因失慎触发了古老的陷阱,引发了一系列惊险的冒险。
视觉:失慎可能让人联想到破碎的玻璃、翻倒的杯子或混乱的场景。 听觉:失慎可能伴随着惊呼声、破碎声或警报声。
在英语中,失慎可以对应为“carelessness”或“negligence”,在不同文化中,对失慎的看法和评价可能有所不同。
失慎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提醒人们保持谨慎和细致。在个人和专业生活中,理解和应用这个词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和后果。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慎】
(形声。从心,真声。本义:谨慎;慎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慎,谨也。 、 《尔雅》-慎,诚也。 、 《国语·周语》-慎,德之守也。 、 《贾子道术》-僶勉就善谓之慎。 、 《诗·小雅·白驹》-慎尔优游。 、 《诗·小雅·巧言》-予慎无罪。 、 《仪礼·聘礼记》-入门主敬,升堂主慎。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组词】
审慎、 失慎、 慎独、 慎刑、 慎行、 慎言慎行、 慎小事微、 慎缄、 慎小谨微